延安市黃陵縣堅持以創新求突破,以服務提質效,聚力打造“五個環境”,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實現新突破、再上新臺階。
一是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積極推行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項目“紅色代辦”工作機制,提前介入、靠前服務,開展“幫代辦”服務,提升項目審批效率。截至目前,已為114個項目提供了紅色代辦服務,審批時間平均壓縮15個工作日。編制縣級行政許可事項目錄清單266項并進行公開公布,設置“一件事一次辦”綜合受理窗口,集成辦理事項達79項。主動下放管理權限,先后向縣域店頭鎮、工業園區、隆坊鎮下放縣級管理權限116項,最大限度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
二是打造企業滿意的政策環境。組織協調全縣8個涉企部門在“陜企通”一站式服務平臺上發布58條涉企政策,向企業提供便利政策查詢服務。2023年累計減稅降費8650萬元。全面落實進一步提振信心恢復活力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50條措施,培育科小企業65家、高新企業21家,累計兌現各類獎補資金1015.62萬元;出臺了《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實施方案,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了民營企業發展動力。
三是打造支撐有力的要素環境。制定“交地即交證”、“標準地”改革等實施方案,強化資料互通共享、環節串聯共認、精簡申請材料,完成3宗192.4畝建設用的“交地即交證”,2宗52.6畝“標準地”掛牌出讓,實現了從土地出讓到開工建設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諾、一次性辦結。推行“政府+銀行+擔保機構”合作模式,設立5000萬元融資擔保、1500萬元風險補償“兩個資金池”,融資擔保放大倍數6.46倍,年內共計實際擔保314筆,擔保資金19125萬元,減免擔保費24.95萬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是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進跨部門聯合行政執法,開展聯合抽查檢查8項,切實減少執法擾企、提高監管效能。在交通、交警、市場監管領域全面落實首違免罰、輕微違法行為減輕或從輕處罰等包容審慎執法措施,累計實施130余起。積極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2023年共查辦案件115件,罰沒款為100萬余元。
五是打造親清統一的政商環境。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正負面清單,以“十做到”和“二十禁止”規范涉企部門公職人員服務和交往行為,著力構建親清型政商關系。深入開展“雙包一解”活動,18名縣級領導包抓100個“五上”企業和81個項目,定點聯系、定期走訪,為企業經營和項目落地排憂解難。持續開展營商環境服務企業兩項機制活動,走訪企業(項目)50余家,征集企業困難問題和意見建議26條,解決企業關切問題13個,幫助企業健康發展。
來源:陜西發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