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延安以其“邊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戰略地位,吳起、蒙恬、范仲淹等名將在此大展文韜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鐵馬的悲壯史劇,造就了豐富的旅游資源,除此之外,這片土地有著“中國紅色革命博物館”美譽,曾是無數先輩奮斗過的圣地,培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
作為“革命圣地、延安精神”的傳承地,延安要如何搶抓國家戰略機遇,深入挖掘紅色旅游資源價值,進一步推動延安旅游業成長壯大?在今年市兩會期間,吳江宏、梁豐兩位委員提出了意見建議。
整合旅游資源 合理規劃旅游線路
“近年來,旅游產業對延安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牽頭作用正逐步顯現,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吳江宏委員長期關注延安旅游業發展,他發現,目前全市旅游景點雖然能夠因地制宜將各自特色景點打造出來,但并沒有做到以點串線,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旅游產業鏈。
吳江宏建議,相關部門要組織開展延安旅游資源項目摸排和數據更新工作,全面盤點旅游項目底數,利用國家和省市支持旅游產業化、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對已發布的《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進行優化、細化和完善,突出項目優勢特色,補齊短板,增強項目吸引力,豐富項目業態。
“要圍繞延安特色,制定合理的旅游路線,把全市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樹立‘大旅游’理念,打破縣區行政壁壘。”吳江宏建議,要將各縣區的單打獨斗串聯為抱團取暖,共同開發精品線路,推出一批特色鮮明、價格透明的縣區小旅游路線和全市大旅游路線,加快建設“城區—縣區、縣區—景區、景區—景區”的快進漫游交通線,構建立體化公共交通網絡,更好展示延安獨特魅力。
當前,全國旅游業競爭激烈,延安要如何脫穎而出?
“應做好精準宣傳工作,以吸粉引流為導向,利用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宣傳具有延安特色、符合實際的旅游項目,讓游客體驗不同的旅游資源、感受多彩的延安民俗風情。”吳江宏說,要注重游客體驗,聽取反饋意見,不斷優化旅游產品和服務,以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進一步推動延安旅游業發展。
加強吳起長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吳起段)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近年來,吳起縣堅持以做強叫響“勝利吳起”長征文化和長征精神重要標志及“中央紅軍長征勝利落腳點”特色IP為目標,致力將吳起段打造成為展示弘揚長征精神的重要陣地、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節點、“長征勝利”紅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吳起段)的長城遺址涉及戰國秦長城、明長城兩個歷史時期,建設范圍涉及全縣6個鎮、街。”梁豐委員表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作為一個全新課題,基于長征線路的復雜性、多樣性,還存在配套設施薄弱、建設進度緩慢、旅游宣傳力度不足、項目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等問題。
為此,在今年市兩會上,梁豐提交了《關于加強吳起長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的建議》的提案。
“日前,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展館提升改造項目已上報省委宣傳部審核,需要市文旅局協調中宣部審批,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實施。”梁豐建議,相關部門要通過組織系列長征特色培訓活動、建設長征歷史步道、創作長征歷史情景劇等形式,形成紅色經濟復合產業,充分釋放產業活力。
梁豐建議,要在高質量打造精品紅色景點和線路的同時,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利用多種媒介工具進行宣傳推廣,提升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吳起段的知名度。要運用最新科技手段,將紅色、科技、藝術融為一體,進一步增強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吸引力和互動性。要給予建設項目專項資金支持和政策傾斜,完善革命文物產權歸屬制度,切實加強革命文物的管理保護工作。
來源:各界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