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寶雞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的最終批復。走完這“最后一公里”,標志著寶雞機場項目進入正式建設階段。
報道顯示,寶雞機場位于鳳翔區糜桿橋鎮,在原先的鳳翔軍用機場基礎上改擴建完成,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C,即支線機場,預計旅客年吞吐量120萬人次。項目擬于今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16.11億元,建成后將成為陜西第三大機場。
目前,陜西共有5座民用運輸機場,等級最高的是西安咸陽機場,為4F級。此外,榆林榆陽機場為4D級支線機場,延安南泥灣機場、漢中城固機場、安康富強機場等級均為4C級。
解讀:寶雞的機場夢,已歷經16年之久。從2008年開始,寶雞就走上漫長的“申飛”之路。之后10年間,機場申報進展緩慢,直至2018年才又按下“加速鍵”。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在寶雞歷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及要力促寶雞機場“年內開工”“全面開工”“盡快開工”……
為什么寶雞對機場如此執著?作為曾經的“陜西第二大城市”,寶雞是因交通而興、又因交通而衰的典型代表。
寶雞地理位置示意圖 圖片來源:《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
寶雞位于陜西省中部,連接華北、西北和西南地區。普鐵時代,隴海、寶成、寶中鐵路在此交匯,不僅奠定了其交通樞紐地位,更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相當長時間里,寶雞一直是西部物資集散地,并因此布局大批工業企業。
不過近年來,隨著西成高鐵通車、成蘭鐵路修建,有關寶雞被邊緣化的爭議不絕于耳。樞紐地位逐漸喪失,寶雞經濟發展亦略顯乏力,全省GDP排名中已滑落至第四位,居于西安、榆林及咸陽之后。
對寶雞而言,要改變城市發展局面,必然要重塑樞紐地位。此前,寶雞相繼被賦予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任,“積極建設寶雞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也被明確寫入《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
如當地媒體所言,在構建寶雞立體交通新優勢中,寶雞機場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從城市整體發展來說,“寶雞機場更是一個打通溝壑、連通四海的要沖”。一個新的流量入口到來,能否為寶雞帶來重振機會?
來源:城市進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