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關注的熱詞。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先進科技是新質生產力生成的內在動力。吹響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號角,展現了中國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的決心和信心,必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澎湃的動能。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進入創新密集時代。誰能率先在關鍵性顛覆性技術方面取得突破,誰就能夠塑造未來發展新優勢,贏得全球新一輪發展的戰略主動權。歷史經驗和當今實踐都啟示我們,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梢哉f,新質生產力的提出,體現了我們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產業升級構筑競爭新優勢、贏得發展主動權的定力和底氣。
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有助于搶占發展制高點。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科學進步。要搶占發展制高點,就必須重視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同時,也要處理好開放式創新與科技自立自強的關系,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吸收全球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集聚和使用全球創新資源的能力。
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有助于培育競爭新優勢。在新產業、新業態、新領域、新賽道上,我國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具備了較好的基礎和條件,包括在人才、技術、資本等方面積累的優勢,以及市場規模、產業體系等方面的有利條件。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要求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強化體制機制創新,打通堵點、優化環境,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從而提升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
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有助于積蓄發展新動能。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著力點應是千方百計激活創新主體,更加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使之成為創新要素集成、創新成果轉化的生力軍,打造科技、產業、金融等緊密結合的創新體系,從而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支撐。
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邁開高質量發展新步伐,新質生產力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伴隨著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必將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