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當天公布了一項撥款法案,其中包括阻止中國從美國戰略石油儲備(SPR)中購買石油。對此,能源專家表示這只是一種政治表態而已,沒有實質意義。
綜合路透社和彭博社報道,美國國會談判代表3日公布這份長達1050頁的法案,列出國會為12個政府部門中6個部門撥款的情況,以避免部分政府部門面臨停擺危險。報道稱,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表示,美國眾議院須先對法案進行投票,參議院才能在本周五前審議該法案。對于法案涉華內容,外媒稱,美國會兩黨雖分歧嚴重,但都希望對華采取強硬立場,以解決與中國政府的“競爭”問題。據彭博社報道,此次公布的法案還包含指示美國官員關注外國購買美國農業土地的情況,聚焦與中國、俄羅斯等國有關聯的實體;法案還將更新與帕勞、馬紹爾群島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戰略協定,通過提供資金換取美軍進入這些國家水域的權限。
此前美國國會多次在戰略石油儲備一事上大做文章。據報道,2022年,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從戰略石油儲備釋放1.8億桶石油,以遏制由于俄烏沖突導致的油價上漲。從那時起,共和黨人便關注美國向中國出口石油的問題。去年1月,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保護美國戰略石油儲備法》,禁止向中國出口美國戰略石油儲備中的石油。6個月后,美國國會參議院又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修正案,擬禁止戰略石油儲備向中國出口石油,以“保護國家安全”。
“這只是一種政治表態而已,沒有實質意義。”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中國從美國購買的石油占比非常小,不僅貴,而且運輸距離遠,時間長,我國石油主要是從中東、中亞等地進口,因此美國禁止戰略石油儲備向中國出口石油確實沒有什么影響。
對于美國會眾院通過法案禁止向中國出售美戰略石油儲備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曾表示,我們敦促美國有關政客摒棄冷戰零和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正確看待中國和中美關系,多做有利于增進中美互信與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