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其中第三項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成為重要推手之一。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今年1月份在介紹2023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去年服務業和消費的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更加凸顯,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比上年提高43.1個百分點。
當前,我國居民消費正處于消費升級的重要階段,其特點是從量的滿足轉向質的提升,從商品消費為主轉向商品和服務消費并重。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激發消費潛能對實現今年發展預期目標至關重要。
筆者認為,促進消費穩定增長需要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首先,增加收入讓居民“敢”消費。
在居民收入方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預期目標是“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具體舉措包括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提高20元,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完善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從去年居民收入增長情況來看,今年的預期目標是有根有據的。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6.1%,而去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居民收入增長超過了經濟增長的速度。
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將在今年得到進一步鞏固,居民收入增長有保障。此外,政策性生活補貼、轉移性收入、社會救助和補貼也是部分居民收入增長的一個途徑,居民稅收方面的改革紅利也將持續釋放。
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的信心和底氣,也是居民敢于消費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優化供給讓居民“肯”消費。
在消費升級時期,只要供給方找準居民的痛點、買點,就能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這從去年以來消費市場的變化就能管窺一二。
去年消費市場的整體情況可謂亮點紛呈,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文旅消費等快速發展,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消費熱點不斷升溫。
今年開年“火出圈”的冰雪旅游、冰雪運動是去年新型消費的延續和拓展。今年春節假期,哈爾濱市實現旅游總收入164.2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35.4%。這既是居民消費結構轉化的一個縮影,也展現了內需的潛力。
因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正是響應市場需求的重要舉措。
今后一段時期,供給端的優化,新產品、新服務的不斷涌現,將是刺激居民肯消費的重要推手。
第三,改善環境讓居民“愿”消費。
收入增加讓居民敢于消費,供給優化讓居民肯為產品、服務付費,而消費環境的改善則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費便利,提升消費意愿。
在改善、優化消費環境方面,相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概括起來有兩點:一是在城市繼續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逐步完善城市商業體系,不斷提升城市的消費能級;二是在農村深入實施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補齊商業短板、暢通流通網絡,持續釋放農村的消費潛力。
此外,3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將在汽車、家電等高質量消費品領域形成更新換代規模效應。從之前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活動看,財稅、金融政策的支持會保持一定力度,商家會推出促銷活動,消費環境也將進一步得到改善。
居民的消費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市場環境友好,消費者就會心甘情愿的掏錢付賬。
綜上所述,我們對2024年消費形勢保持樂觀,消費引擎也將持續為經濟增長提供澎湃動力。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