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利退選后,特朗普與拜登又開始忙著搶奪她支持者的選票了”,《紐約時報》7日報道稱,美國前常駐聯合國代表妮基·黑利退出共和黨初選后,許多美國人原本希望避開的拜登特朗普對決已成定局。但兩人似乎并未松懈,又開始了一場爭奪獨立選民的激烈大戰。
據路透社6日報道,黑利退選后,拜登和特朗普正在爭先恐后地爭取黑利的支持者,后者的選區對兩人重返白宮可謂至關重要。在內華達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密歇根州這三個關鍵的戰場州,近57萬選民在初選中投票給了黑利。在最近幾次選舉中,這個群體人數不多,但意義不小。因此,拜登和特朗普當地時間6日都迅速發表聲明,呼吁黑利的支持者加入自己的陣營。
2020年10月22日,特朗普和拜登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貝爾蒙特大學舉行的最后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中 圖自美國CNBC
拜登稱,“特朗普明確表示,他不想要黑利的支持者。但我想說的是,他們在我的競選活動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特朗普則在聲明中表示,初選進行到現在,他比黑利表現優秀。他邀請黑利所有的支持者加入“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競選運動”。爭取黑利選民的同時,特朗普還不忘攻擊對手,稱拜登“正在摧毀美國”。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6日稱,一群反特朗普團體將努力說服黑利的選民支持拜登。反特朗普的共和黨組織“林肯計劃”聯合創始人蓋倫表示,黑利此前稱,有多達30%的共和黨選民不喜歡特朗普,這意味著全國約1100萬注冊的共和黨人不喜歡他。雖然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使用種族主義語言貶低黑利,但一些美國專家表示,支持黑利的共和黨人在大選中會選擇支持民主黨人的比例很少。美國喬治城大學公共政策教授諾埃爾說,“現在,黑利很多支持者均表示‘我永遠不會投票給特朗普’。不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會改變主意,要么投票給特朗普,要么棄權”。
曾在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與特朗普合作過的共和黨戰略家福特·奧康奈爾6日表示,預計特朗普會向黑利的支持者伸出“橄欖枝”,但許多人無法被說服。奧康奈爾稱,特朗普最新的演講中并沒有攻擊黑利,這表明他“明白通往勝利的道路是解決移民、物價和外交政策等問題”,而不是針對黑利本人。
《紐約時報》7日稱,特朗普將移民問題視為競選獲勝的關鍵,并承諾如果他回到白宮,就會立即封鎖邊境。“即便這會讓我在第一天成為一名‘獨裁者’”,特朗普說。經濟問題也是贏得2024年總統大選的重中之重。在2022年因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物價飛漲后,拜登的支持率始終未見起色。而特朗普一直有很多支持者,也是因為他改變了共和黨在自由貿易、財政支出、福利計劃和國際事務上的立場,在經濟問題上表現不錯。
特朗普與拜登的最終對決即將開始,而共和黨黨內大佬也開始給特朗普背書。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6日發聲明稱,因為特朗普贏得了大量共和黨選民的足夠支持,自己將支持他作為共和黨提名的候選人角逐美國總統大選。麥康奈爾還提到,在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自己曾與他一同推動稅收改革和聯邦司法機構的調整。
即便是黑利退選,特朗普也未必一定贏得2024年的總統大選。美國《商業內幕》6日稱,對特朗普可能在11月獲勝仍有很多質疑的聲音。“特朗普獨裁越來越不可避免”,《華盛頓郵報》最近的一篇文章警告說。美國《大西洋月刊》則用一整期的篇幅討論如果特朗普當選,美國將面臨的“恐怖專制”。
“拜登和民主黨人像夢游一樣的狀態,或讓特朗普走向可能的勝利。”英國《衛報》6日稱,自今年1月以來進行的各項全美民調中,多數結果都顯示特朗普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紐約時報》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在登記選民中,特朗普以48%比43%的優勢領先拜登5個百分點。這是特朗普自2015年首次參加總統競選以來在該報民調中取得的最大領先優勢。而拜登總統的支持率卻持續走低,蓋洛普一項民調顯示,拜登支持率跌至38%。拜登競選團隊對這些數字的回應很簡單:所有的民調都是錯的。
《華爾街日報》7日報道稱,美國從來沒有出現過不得不在兩名如此年長的參選人之間做出選擇的情形,也從未在兩名如此不受青睞的參選人之間做出選擇。此外,兩名參選人在說服美國人相信他們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上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舉行辯論,人們關注的將不是他們將為美國帶來什么,而是他們又會有哪些蹩腳的措辭和口誤。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