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咸陽市按照“一核引領、園區支撐、基地配套”布局思路,圍繞醫藥制造、醫藥物流、藥材種植等重點,積極搭建服務平臺,促進醫藥企業做大做強,實現醫藥企業產能產值雙提升,全市規模以上醫藥企業產值達到124.82億元、增長11.42%。
醫藥產銷成效明顯。目前,全市醫藥制造企業已發展至135家、銷售批發企業1665家,涵蓋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銷售物流等領域,實現全鏈條、全產業發展。2023年,規模以上醫藥制造業產值105.1億元、增長11.65%;醫藥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產值3.35億元、增長1.66%;藥品銷售額16.36億元、增長12.13%。
“咸藥”品牌逐步做強。全市醫藥企業擁有藥品劑型25種,持有藥品批準文號925個,獨家品種106個,入選“秦藥·優勢中成藥”產品8個,年銷售單品過億名優品種11個。2023年,步長腦心通膠囊、東泰華蟾素膠囊銷售額分別達31.5億元、13.2億元;西諾牌牙科綜合治療機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
產業集群聚集發展。全市已建成3個醫藥產業園區,其中,咸陽高新區醫藥產業園已落戶步長、康惠、摩美得等藥企52家;旬邑中醫藥健康產業園已落戶一方平康、海天等藥企23家;三原醫藥健康產業園已落戶白鹿、富捷等藥企17家。中藥材產業初具規模,建成12個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9個省級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中藥材種植面積7.61萬畝,全年產量2萬噸、產值6億元。全市16個醫藥產業項目(新建1個、續建7個、技術改造8個)快速推進,咸陽生物城等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科研創新資源豐厚。以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為“紐帶”,借助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支撐,先后建成陜西省中藥資源產業化協同創新中心、陜西省創新藥物研究中心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12個,近五年累計承擔國家級新藥創制課題和標準化項目10 余項,醫藥申請專利突破千件。
服務措施精準有力。先后組織參加中醫藥產業專題調研、企業運行情況專題調研、甘肅中醫藥產業考察調研、廣州醫藥領域招商考察等活動,舉辦產業發展座談、產業推介、院士專家行、政銀企對接、醫藥企業醫療機構對接、秦創原·現代中醫藥發展論壇等活動,解決企業1950萬元融資需求,簽約合作項目資金51.2億元。
來源:西部法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