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2024年前2個月外貿數據。
據海關統計,今年1~2月,我國貨物貿易(下同)進出口總值6.6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8.7%。其中,出口3.75萬億元,增長10.3%;進口2.86萬億元,增長6.7%;貿易順差8908.7億元,擴大23.6%。
按美元計價,前2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9308.6億美元,增長5.5%。其中,出口5280.1億美元,增長7.1%;進口4028.5億美元,增長3.5%;貿易順差1251.6億美元,擴大20.5%。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向好態勢,連續5個月同比增長,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表示,從國際環境看,2023年四季度以來,外需出現回暖復蘇的跡象。在原有國際貿易環境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的情況下,市場需求的訂單應該能帶動一部分出口。“另外,我們從去年秋季廣交會也能看到,海外訂單是比較充足的,這些都對拉動出口形成一定的支撐作用。”
進出口同比延續去年10月份以來增長趨勢
談及今年的外貿趨勢,商務部部長王文濤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今年前兩個月,出現了很多積極向好的趨勢,今年1~2月份進出口有望延續去年10月份以來的增長趨勢。“當然,去年3月份的基數比較高,我們預判今年3月份可能會有一些回落。”
梳理外貿數據發現,2023年1~2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0.8%。不過到了去年3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東方金誠宏觀研究院提供的最新研報指出,按美元計價,1~2月出口額同比增長7.1%,較上年12月增速大幅加快4.8個百分點,超出市場普遍預期。在上年同期增速基數有所抬高的背景下,這主要源于今年開年出口增長動能較強。
該研報認為,在外需方面,今年1~2月以來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指數持續處于榮枯線上方,結束了此前連續16個月的收縮狀態,顯示開年外需邊際改善。此外,商務部信息顯示,今年春節前出現的出口小高峰一直延續到了春節期間,家電、汽車等重點產品出口訂單好于預期。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4年前2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2.22萬億元,增長11.8%,占出口總值的59.1%。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1954.5億元,增長7.3%;集成電路1607.1億元,增長28.6%;汽車1118.9億元,增長15.8%。
前2月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我國外貿總值54.6%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東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9932.4億元,增長8.1%,占我外貿總值的15%。其中,對東盟出口5879億元,增長9.2%;自東盟進口4053.4億元,增長6.6%;對東盟貿易順差1825.6億元,擴大15.7%。
今年前2個月,美國為我第三大貿易伙伴,我與美國貿易總值為7077億元,增長3.7%,占10.7%。
霍建國表示,總體來看,美國國內市場的復蘇對外需的拉動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
霍建國表示,近期海運價格上升,一些商家轉而選擇鐵路運輸,中歐班列需求充足,一定程度上對拉動進出口也有積極作用。
東方金誠研報認為,從主要出口目的地來看,開年我國對美國出口大幅改善。按美元計價,1~2月我國對美出口額同比增長5.0%,在上年同期基數變化不大的背景下,同比增速較上年12月大幅加快,主要與近期美國經濟走勢偏強、進口需求增長較快有關。
此外,今年前2個月,民營企業、國有企業進出口均保持增長。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2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3.61萬億元,增長17.7%,占我外貿總值的54.6%,比去年同期提升4.2個百分點。國有企業進出口1.06萬億元,增長1.7%,占我外貿總值的16.1%。
(稿件來源:每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