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英國對關鍵礦產領域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0日報道,該國計劃從下月起為企業提供能源補貼,以提升風機、電動汽車和國防技術所需的關鍵礦產產量。
報道稱,中國在礦產精煉領域擁有相當的影響力,處理全球約70%的鈷、70%的鎳、60%的電池級鋰以及90%的某些稀土元素,“但官員們希望未來至少有一部分生產能夠落戶英國”。報道援引內部人士的話稱,高電價被視為提高產量的主要障礙。多年來,工業企業一直抱怨英國的電費比其他歐洲國家和美國高。為此,英國計劃解決高電價的問題。報道稱,包括電力補貼在內的一攬子計劃,將免除企業能源成本中的綠色稅、60%的網絡費用等。
近期,英國在關鍵礦產領域措施頻出。《每日電訊報》稱,英國一個工作組曾在去年12月給出一份調查結論,稱包括能源、航空航天、國防和汽車在內的制造業已經變得依賴于某些關鍵金屬,并且英國的供應鏈存在潛在風險,比如“采礦和精煉能力高度集中在一國(指中國)”。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英國研究中心智庫研究員李冠杰表示,英國與美國等盟友正在試圖進行所謂“去風險”,脫離中國形成一條新的產業鏈、價值鏈,關鍵礦產就是其中一個環節。目前來看,這種進展比較緩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擺脫中國也不太現實。“一直在炒作相關問題并采取一些措施,很大程度上還是執政的保守黨面臨競選壓力,需要作出‘有為’的姿態。一旦出現政黨輪替,相關政策可能就會被推翻。”
此前,英國能源密集型行業協會負責人阿爾揚·格夫克曾表示,電價并不是影響重工業企業布局的唯一因素,“現有資產的多少、原材料獲取的便利程度以及是否接近終端客戶等,才是企業在建廠選址時考慮的重要因素”。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