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中冶陜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緊抓國家“一帶一路”和“智能制造”重大機遇,加速推進技術創新力度,有效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中冶陜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本文圖片由富平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位于莊里試驗區的中冶陜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特大型央企——中國五礦旗下中國中冶控股的國有大型裝備研發制造企業,公司具有工程總包和設備成套能力,建立了從產品研發、產品設計、工藝研究、生產制造、質量控制到售后服務等完善的運行管理體系。2019年,公司成立了20余人的產品研發設計隊伍,承擔國家級重點壓延設備的研發設計工作,開發的單機架六輥可逆冷軋機組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2023年,我們完成了超大型二十輥梅花機架加工方案的制定和研發,屬于國內首次制造。我們通過與機床操作者實地交流創新加工方案、開發新型工裝,完成了加工方案制定和研發,目前正在加工中,這次的工藝研發也為中冶陜壓今后承攬該類產品提供了技術支撐。”中冶陜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工藝技術二室主任王凱說。
中冶陜壓生產的冷軋六輥軋機,是企業經過五年技術改造升級后自主研發出的第一個項目,產品在2023年1月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認定。六輥軋機主要是應用在汽車、家電、建材等行業。
“中冶陜壓生產的冷軋機獲得工信部頒發的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稱號,并獲得陜西省工業精品稱號,也獲得了中國五礦集團科技進步獎,已經成為公司的明星產品,目前我們正在加強精密二十輥軋機的研發,這個產品面向新能源領域,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冶陜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科技管理部部長楊學軍說。
中冶陜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始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渭南市最早一批鋼鐵設備生產基地,2006年經過企業改制重組后,歷經三次重大技術革新,主要涉及鋼鐵冶金裝備制造行業,隨著不斷加大技術創新、科技投入、人才引進及培養,涉及行業不斷擴增,另外還承擔著國家級精密壓延設備的設計研發工作。多年來,為國內寶鋼、沙鋼、鞍鋼、首鋼等85%以上大中型冶金企業提供設備,與8個國家保持技術合作。冷軋六輥軋機的成功研發,使企業從來圖制造走向自主研發。
“2023年,我們新簽合同較上年增長15%左右,產出水平也超出了歷史水平,一系列成果也提振了老工業基地的信心和科技創新的動力。今年我們將利用中冶陜壓六輥軋機在孟加拉國成功投產的效應,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鞏固國內市場,持續擴大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的份額。”中冶陜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振奇說。
來源:渭南市富平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