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是“國之大者”,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在2月21日召開的省委金融工作會議上,“奮力建設金融強省”的號角已然吹響。
工行福建分行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總行黨委和省委金融工作會議要求,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成立了以該行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服務“五篇大文章”領導小組,建立一體化決策落實機制,做深做精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實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奮力書寫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省建設的工行答卷。
點燃創新引擎 打造科創金融領軍強行
科技引領發展,創新制勝未來。作為“五篇大文章”的首篇,科技金融是融通科技與產業的關鍵樞紐。工行福建省分行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推出更加適應科技型企業特點的政策和產品,助力科技型企業發展壯大,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福建某藥業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工行福建省分行巧用“加減法”,精準服務科創企業。在“加法”上,堅持創新產品,通過投貸聯動業務與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在對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的基礎上為企業配套相關的票據業務、代發工資服務等,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在“減法”上,堅持科技賦能,通過建立符合科創企業的內部信用評級、風險防控模式,整合多渠道對企業進行精準畫像,簡化了業務流程,為企業發展注入“金動力”。
同時,工行福建省分行積極探尋科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路徑,為研發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專精特新”小微企業提供線上、隨借隨還的便捷融資服務“科創貸”。強化科創金融,在完善組織架構、強化重點領域服務、優化金融供給、加強風險管控與機制保障等方面發力,工行福建省分行持續迭代金融服務模式,打造科創金融領軍強行,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截至2023年末,該行科技創新貸款余額超740億元,其中專精特新貸款較年初增長超3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超640億元,保持同業領先,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頭雁效應”。
錨定“雙碳”目標 碳尋綠色金融共筑美好
翻過科技金融篇章,一抹綠色躍然紙上。閩山蒼蒼,閩水泱泱,工行福建省分行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以金融力量守護好綠水青山,先行先試走出綠色金融發展之路。
作為全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位于閩江口以南至廈門灣之間的莆田平海灣風電場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國家節省標煤34.96萬噸,對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化和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工行福州閩都支行憑借專業優勢從多家銀行中脫穎而出,為該項目工程提供融資授信服務,有力保障了項目建設的資金需要,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綠色發展。
發展綠色金融,工行福建省分行既是踐行者,也是先行者,在綠色金融創新發展中始終勇立潮頭:作為首發主承銷商成功承銷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綠色中期票據,發行金額創今年全國民企綠債發行金額之最;成功推薦工銀理財投資分行優質AAA核電客戶發行的綠色公司債券(專項用于碳中和),為福建省內推薦投資的首筆碳中和債券;參與福州市首個抽水蓄能電站福建永泰抽水蓄能電站銀團貸款發放,為“美麗福建”增光添彩。截至2023年末,工行福建省分行綠色貸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助力福建持續擦亮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賦能千行百業 擦亮普惠金融“金字招牌”
以綠色金融添彩閩山閩水,也時刻不忘中小微企業的所期所盼。身處民營經濟強省,如何服務好中小微企業,進一步打造普惠金融服務的“金字招牌”,是工行福建省分行的必答題。
工行福建省分行堅守普惠初心,結合“一縣一品”、產業強鎮、地理標志等,創新山海經濟涉農信貸產品,助力當地鄉村振興,推出三明水稻種子等17個大類作物種植e貸;依托歷史悠久的茶文化體系,開發了茶e貸系列產品,如“紅茶e貸”、“白茶e貸”、“武夷山茶e貸”、“巖茶貸”成功入選福建省銀保監局2023年普惠與綠色金融試點創新重點成果;立足優越的海洋條件,深耕漁民融資需求,通過“漁船e貸”盤活了漁民“沉淀”資產,持續引導金融的“活水”注入海洋,助力鄉村振興,為漁民實現共同富裕保駕護航。截至2023年末,福建分行涉農貸款余額超1760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超230億元,農戶信用貸款余額超40億元,有效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近年來,工行福建省分行積極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不斷創新和完善數字普惠產品和服務,尤其是依托大數據,將閩e借、經營快貸、網貸通定位為線上融資拳頭產品,并將普惠數字供應鏈融資作為有效補充,開拓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渠道,創新探索商標權質押融資模式,為創立商標品牌的優質企業提供經營快貸特色方案“福州商標貸”,暢通小微企業金融供給,持續擦亮普惠金融“金字招牌”。截至2023年末,工行福建省分行普惠貸款規模取得新突破:普惠貸款余額近770億元,普惠貸款客戶數達5.68萬戶,普惠貸款余額增量實現歷史新高。
堅守金融為民 養老金融助力老有所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代代相傳,關系民生福祉。工行福建省分行著力加快養老金融場景和生態建設,在打造適老金融服務環境、發展養老金融服務、助力養老保障三大支柱建設、服務居民養老財富儲備、布局養老產業等方面積極探索,構建適應老齡化社會要求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具有工行優勢和特色的養老金融服務品牌,以高質量金融供給支持新時代老齡工作高質量發展。
作為首批獲得個人養老金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之一,工行為客戶提供包含賬戶開立、資金繳存、產品投資、規劃測算和養老資訊等在內的一站式個人養老綜合服務。工行福建省分行積極為客戶打造全周期養老金融服務生態,推動個人養老金業務,切實將國家惠民政策落實到金融惠民服務之中。截至2023年末,工行福建省分行個人養老金累計開戶數在系統內居第4位。
深耕銀發經濟新藍海,工行福建省分行堅守人民金融底色,持續推進“人民滿意銀行”建設,在業內率先推出“養老金融全景服務視圖”;深耕“工銀愛相伴”服務品牌,線上線下優化“適老化”金融服務。放眼全省工行,適老化服務隨處可見,在網點“工行驛站”內布設的12項便民服務基礎上,將助盲卡、助聽器等便民物資納入增強配置服務設施,并優化網點老年客戶的服務引導和動線分區,持續提供存折、存單、小額現金等存取服務,率先推出300元、500元及定制化額度的零錢包服務,加強線下適老化改造和服務。工行福建省分行不斷提升優質養老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可及性、普惠性,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金融服務需求持續貢獻工行力量。
優化金融服務模式 譜寫數字金融工行答卷
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也是發展所需。在“數字中國”的戰略引領下,工行福建省分行全面開展數字化轉型探索和實踐,以數字化轉型寫下數字金融“答卷”。
打開手機上的“i寧德”市民APP,將公交出行頁面的二維碼放到公交車上“掃一掃”,即刻扣款成功。最近,在寧德市區上班的小陳,乘坐公交都使用“i寧德”APP,方便、快捷。據悉,“i寧德”APP由工行寧德分行與寧德市政府聯合打造,依托“工銀融e聚”(原聚富通)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其中,公交乘車場景創新性實現全省首單跨行免密支付。
下好創新發展的“先手棋”,工行福建省分行著力建設“數字工行”,以打造e-ICBC品牌為抓手,加快構建數字化服務樣板,把更多金融服務注入產業數字化、5G發展、數據中心建設、工業互聯網搭建、數字政府等項目,首創設立智慧經營管控中心、數字化運營中心,加強以客戶為中心的生態場景建設,構建數字生態共同體;充分運用開放銀行服務體系,將我行金融服務嵌入政務、產業、生活場景中,持續提升客戶服務質效和價值創造能力,服務“數字福建”建設。
“爭”出新氣象,拼出高質量。新起點上,工行福建省分行將結合深化拓展“三爭”行動,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立足“經濟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長”,切實把中央、省委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落到實處,扎實做好“五篇大文章”,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中扛起大行責任、展現大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