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萬物勃發。走進榆陽大地,處處迸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從“陜北民歌展”榆陽專場唱響首都、登陸央視,到大漠冰雪節、古城過大年火爆“出圈”;從2024年榆林市榆陽區第二屆年貨節北京站、西安站、榆林站陸續啟動到榆陽農特產品走俏陜西全省乃至全國;從“大美榆陽 陜北之窗”重點招商產業推介會暨招商引資簽約儀式在京成功簽約6個項目、引資70.02億元,到春節收假首日集中開工一季度13個重點建設項目……新年伊始,一個個亮眼的“成績單”,書寫了榆陽區作為榆林市“首善之區”主動在高質量發展大局中走在前、挑大梁的最新注腳,展現出榆林市榆陽區積蓄迸發、強勁有力的經濟“脈動”。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榆林市榆陽區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聚焦“八個著力”,切實增強經濟活力、改善社會預期、增進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風險、保持社會穩定,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榆陽新篇章。
培育發展全新動能,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浩蕩春風起,奮進腳步疾。2月18日,榆林市榆陽區舉行2024年第一批重點建設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首批集中開工南部山區疏干水綜合利用、金雞灘煤礦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農業產業園區清潔能源集中供熱等1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4.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3億元,吹響了項目建設大干快上的“集結號”,發出了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
眼下,走進榆林市榆陽區各重大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程車輛來回穿梭,施工人員忙碌作業……一幅幅催人奮進的場景,奏唱出一曲曲昂揚向上的鏗鏘旋律。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
2024年,榆林市榆陽區將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擂臺賽”,堅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要素服務保障、全方位策劃爭取,壓茬推進282個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年內完成投資371.7億元。通過“一對一”駐企幫扶行動,用足用活區級2000萬元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以“真金白銀”助力企業“加速快跑”,持續推動中小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同時,將培育以榆星廣場—悅樂新天地為核心的文化路商圈,建設5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支持榆林老街、夫子廟等特色主題街區發展“夜經濟”,精心辦好“榆樂購”消費節、“好產品”年貨節等節會活動,掀起全民消費熱潮。
此外,聚焦高端多元低碳目標,全面提高能化產業精細化水平,聚焦增強鎂鋁產業鏈韌性,高標準建設百億級鎂鋁合金生產基地,聚焦“四鏈”融合發展,統籌建設輕紡產業展覽展示、創新研發、質量檢測、產品交易4個中心,加快推動通海、紅太羊絨等項目投產達效,推動傳統產業擴能升級。搶抓氫能發展新機遇,積極引進陜西氫能裝備制造項目,搶灘低空經濟新藍海,構建集“試飛、運輸、培訓、制造”于一體的通航產業體系,搶占環保產業新賽道,打造多元互補環保產業鏈,推動新興產業集群成鏈。依托芹河數字經濟產業園,打造數字產業孵化基地,實施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實施礦井智能化升級改造,推動數字產業加速起勢。
統籌城鄉融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咱們小區目前電梯轎箱已經全部安裝到位,就剩下電梯外圍的玻璃安裝了,希望大家繼續配合工作。”“每戶都要落實好小區的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不要亂扔垃圾,共同維護好我們的居住環境……”近日,在UI臨時榆陽區金沙路街道恒安路社區供電所小區,社區干部正與群眾面對面溝通著小區改造后續的工作。
“我在供電所小區居住好多年了,以前真的是‘室內美如畫,室外臟亂差’,去年小區開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還協調安裝了電梯,不僅環境改善了,鄰里關系也和諧了,生活品質越來越高。”居民薛艷萍如是說。
供電所小區是榆林市榆陽區2023年改造的69個老舊小區之一。為了讓“老”居民過上“新”生活,榆陽區采取“一小區一方案,一樓一策”合理確定改造內容,有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2024年,榆林市榆陽區將繼續堅持“先改隱患、后建配套”,實施49個老舊小區改造,讓“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同時,著力實施新型城鎮化,堅持市區一體,全面啟動火車站北、沙河口、德靜路三個片區改造,加快推進德靜路市政工程,完成榆林大道、文化北路“瓶頸”路段拓寬改造,暢通出行“主動脈”,按照“四最”原則,有序推進小西沙安置房建設,提升中心城區能級。完善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力創建省級垃圾分類示范區,加快完善城鄉路網體系,開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實施集鎮提升計劃,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隨著被確定為陜西省唯一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縣區,糧食生產喜獲二十連豐,成功打造升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探索形成伙場庭院經濟“12345”發展模式……榆陽區鄉村振興打開了全新局面。
2024年,榆林市榆陽區將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聚心聚力拓展鞏銜成效,新培育產業振興“頭雁”100名,實施北部9個鄉鎮集中供水工程,深化拓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加快推進“千村光伏”行動,實現年收入10萬元以下行政村全面清零。高質高效發展現代農業,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建成投運“北水南調”疏干水再利用一期工程,推進整區域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培育果蔬糧等優勢產業,全力推動草食畜牧業提質增效,開展神舟十五號太空育種地面試驗,加快推進品牌強農,持續擴大“沙地上郡”品牌影響力。穩扎穩打推進鄉村建設,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以點帶面打造一批產業強、農民富、環境美、農村穩的美麗鄉村。群策群力發展伙場庭院經濟,深入踐行“千萬工程”,全年投入1億元專項資金,突出抓好榆補路伙場經濟帶、榆烏路伙場經濟帶、三魚路庭院經濟帶、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帶四條伙場庭院經濟示范帶建設,支持每個鄉鎮至少新打造示范村3個、發展示范戶100個。
加快文旅深度融合 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甲辰龍年春節,每到華燈初上,榆林古城老街處處張燈結彩,涌動的人群笑語歡騰、喜氣洋洋,隨著為期一個月的“陜北榆林過大年”序幕的拉開,煙花秀、秧歌、廣場節目展演等一場又一場新年大戲輪番上演,榆陽大地別樣的新春盛景就此呈現,讓市民和游客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
“老街裝上了喜慶的彩燈,每座樓閣下都有非遺展演活動,很多年都沒有感受過這么濃的年味了,陪家人出來玩了好幾回,太熱鬧了。”市民白楊說。
2024年,榆林市榆陽區將著力塑造文化軟實力,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堅持護城、護民、護文“三護融合”,守護榆林歷史文化遺產“核心”版塊,建設古韻之城、煙火之城、非遺之城,加快創建國家級休閑街區、國家級非遺特色示范街區,擴大歷史名城影響力。深化融文、融農、融工“三產”融通,以治沙精神和黃土文化賦能骨干景區提檔升級,打造文旅融合新樣板,精心組織“大美榆陽·陜北之窗”系列活動,爭創國家級文旅產業融合示范區。深入開展實施場館提檔達標行動、文藝活動提質升級行動、公共服務提升行動等“三大提升行動”,加快建成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同時,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建成秦創原榆陽創新促進中心,啟用秦創原西安“飛地孵化器”,全力打造一站式創新服務基地,健全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柔性引進“國家杰出青年”等高層次人才,持續推進“揭榜掛帥”等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努力把“科技變量”轉化為“發展增量”。深耕綜合改革“試驗田”,啟動建設“居民之家”智慧政務服務中心,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大比武”,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建設“子洲-榆陽”飛地園區,支持榆陽產業園區申報省級開發區。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做好延榆高鐵服務保障,支持榆陽機場開通4條國際航線,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培育重點外貿企業和新的出口增長點,招引更多頭部企業、鏈主項目,在創新改革開放上打開新局面。
推進美麗榆陽建設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2024年,榆林市榆陽區將著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消減污染存量,擴大綠色增量,提高降碳質量,一體推進臭氧污染、揚塵防治等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堅持“四水四定”,確保國省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治,推進整區域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按照“四區域一中心”布局,完成造林種草38萬畝,創建“三化一片林”示范村21個,開展17萬畝特色林果基地管護,推動林草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打好“采空沉陷區治理”攻堅戰,年內完成礦區生態修復治理1.5萬畝。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依法推進華能光伏等17個新能源項目,啟動建設可可蓋煤礦等4條鐵路運煤專線,全力打造清潔運輸先行引領區。鞏固五十里沙林業碳匯示范基地建設成果,啟用碳匯智能監測平臺,完成80萬畝喬木林碳匯資源確權登記,推動CCER線上交易,讓生態優勢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
民生連著民心,民生凝聚人心。為了把“民之所盼”變成“民之所贊”,榆林市榆陽區不斷將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群眾的身邊事、貼心事融入發展規劃中,2024年將用情懷辦好教育,新建9個校建項目,新增城鄉優質學位8150個,讓每個孩子都能“有學上、上好學”,啟動“好學校、好校長、好老師”培育工程,建設專業化教育骨干隊伍,引領創建現代化教育強區。用健康托起幸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實施“院科兩優、德醫雙強”工程,打造區域醫療服務中心,真正實現病有所醫。扎實開展就業創業人員技能培訓,加快建設輕紡產業園公租房,打造群眾滿意的安居工程,建立家庭、政府、社會“三位一體”養老托育服務體系,讓“一老一小”和特殊人群共享更多發展成果。
擊鼓催征正當時,奮楫揚帆再出發。新征程上,榆林市榆陽區將始終保持思想在線、行動在線、作風在線、狀態在線,低調務實不張揚、埋頭苦干勇擔當,持續深化“三個年”、全力干出新氣象,以走在前的姿態、挑大梁的擔當、開新局的斗志、勇爭先的闖勁,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榆陽新實踐,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