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支付服務持續推進,各地進展也接連對外披露。3月14日,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披露北京兩大國際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示范區運行以來的工作經驗,首都外籍來華人員支付環境持續優化升級。
此前,由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示范區于2024年2月5日正式啟用,計劃發揮其立足北京、輻射全國的示范效應,進一步提升支付服務質效,便利外籍人士在華工作生活。
辦理業務超7萬次
根據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介紹,運行一個多月以來,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示范區與機場內各場景支付服務設施有機聯動,提供涵蓋外卡刷卡、掃碼支付、外幣兌換、現金使用、數字人民幣的多元化支付體驗,覆蓋購物、餐飲、交通等場景。
示范區按照首善標準,全面優化了支付服務供給,積極開展國內支付服務宣傳,規范統一ATM機、POS機具受理標識和張貼,明晰機場支付服務設施引導標識。目前兩大機場共有銀行網點5家,兌換特許機構網點7家,2臺自助兌換機,ATM機20余臺,基本實現了有需求商戶外卡受理的全覆蓋。
2月5日-3月10日,在兩家機場范圍內,外籍人員累計辦理外卡刷卡業務6.6萬余筆,金額2000余萬元人民幣;銀行及兌換特許機構辦理外幣兌換、自助兌換機具上辦理外幣兌換、ATM外卡取現業務共計1.2萬余筆,金額1600余萬元人民幣。由此計算,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示范區運營以來累計辦理業務超過7萬次。
除了為入境外籍人士提供直接的支付服務外,首都機場國際到達出口還設置了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支付服務中心可以第一時間為抵京的境外來賓提供支付方式咨詢、協助下載和開通移動支付以及協助ATM取現、自助貨幣兌換等服務。2月5日-3月11日,兩大機場累計為外籍人員提供咨詢服務近1800次。
在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看來,北京作為首都,這兩大國際機場是展示中國對外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境外人士來華的必經之路之一。因此在機場設置示范區,對于改造重點商圈和場景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其他重點涉外區域推廣也有示范作用。從數據表現來看,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示范區上線初期就有顯著成績,對于后續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便利性提升也仍有空間。
共建優化支付“北京樣本”
近年來,我國移動支付快速發展,對銀行卡、現金等傳統支付方式形成替代,但也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外籍人士、老年群體的支付不便。針對這一情況,監管按照“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方針,提升支付便利性。
2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隨后在3月8日進一步發布全文,針對外籍人士、老年人等重點群體,圍繞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三個方面提出多項細化舉措。
銀行、支付、清算等支付相關市場主體紛紛響應,披露公司在優化支付服務方面的最新進展。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示范區有序運行的同時,北京地區支付機構又有何動作?
據了解,拉卡拉針對外籍來華人士交通出行痛點,研發了符合國際卡組織規范的softPOS產品,司機導游、出租車等場景通過NFC安卓手機安裝軟件應用即可支持銀行卡收款,更適應外籍游客支付習慣,也解決了出租司機等小商戶群體對于POS設備投入意愿不足的問題。
作為收單機構,隨行付緊密展開外卡受理改造落地工作,目前已在江蘇、湖南等8個省市率先開展外卡受理改造工作。接下來,將繼續嚴格遵循監管指導,持續推動其他地區落地工作。
拉卡拉方面指出,下一步將在北上廣深等外國人入境的重點地區擴大可受理國際卡的商戶范圍;在熱門旅游景區提高可受理國際卡的商戶數量。同時,全面提升tap to pay(非接支付)終端產品的國內市場滲透率,在商戶端實現更多的國際卡標識露出。
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進一步強調,將繼續與首都機場集團、銀行密切合作,了解境外來賓支付服務訴求,持續推動機場示范區的建設和運行,繼續優化支付服務供給,確保示范區發揮實效,擦亮示范區品牌,為支付環境提升提供北京樣本。
王蓬博指出,不論是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示范區的運行還是支付機構的優化動作,覆蓋日常出行、消費等多個重點場景,都能夠讓外籍來華人員切實感受到中國在支付便利性方面的改變。同時提升支付包容性,也能夠進一步擴大我國支付產業對外開放,促進支付行業更加全面、健康、高質量的發展。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