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回大地,王益區的田間地頭,農戶正忙著搶農時、做農事,廣袤田野生機勃發。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王益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耕“三農”發展責任田,加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01環境夯基 鋪好美麗鄉村底色
紅白相間的新式住宅、休閑游憩的瓷韻公園、寬闊整潔的鄉村道路,水、電、氣等配套一樣不少……循著“千萬工程”的路子,黃堡鎮各村莊全面整治人居環境,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落實長效管護機制,不斷提升村莊“顏值”。“現有11個行政村實施基礎設施項目23個,硬化改造道路53.1公里,完成亮化工程10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196盞,整改問題廁所163座,收運農村生活垃圾近9000噸。”黃堡鎮相關負責人說。孟姜塬村、安村、新村等,如今都是步步皆風景、點點可入畫。黃堡鎮建設森林鄉村102畝,因地制宜打造精品村落、文化小鎮、歷史文化村落、精品線路,全域呈現綠不斷線、景不斷鏈、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美麗的大美格局。
02產業賦能 助力鄉村經濟振興
有“顏值”,更要有“產值”,鄉村發展才能生出新活力。美麗鄉村建設驅動王益“美麗經濟”勃發,加速打開“兩山”轉化通道。
孟姜塬村,圍繞桃產業,依托“桃花經濟”和孟姜女文化,發展起鄉村旅游業,實施一二三產有機融合,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30萬元,鮮桃成了鄉親們的致富果。
軍臺嶺村,深挖軍臺嶺戰斗精神內涵,打造照金干部學院現場教學點、王益區黨性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紅色歷史文化資源與生態、教育、文化、農業、科技等方面協同發展,走“傳統產業+特色文旅”的發展路子。
王益區堅持推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加快建設“園區+龍頭企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扎實推進“農業+”行動,大力實施“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隊伍,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特色經濟、聯農帶農經濟和集體經濟,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03黨建引領 樹立鄉村善治新風
王益區大力推進農村黨建“一抓三促”工程,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所站作用,用好清單制、網格化、數字化等有效治理方式,全面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
近年來,王益區既塑形也鑄魂,物質文明和精神“富裕”兩手抓,積極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融合化、鄉村治理現代化,普惠可及、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成為鄉村動人風景。由表及里、內外兼修,繪就更加美麗的鄉村模樣。
王益街道川口村每年堅持評選十星級文明戶、最美鄉紳、道德模范、好媳婦、好公婆、致富帶頭人,營造著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義興村充分發揮法治文化長廊作用,營造鄰里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
各村開設積分兌換超市,試點“星級評選推薦、誠信等級提升、生活用品兌換”等用分場景,逐步擴大積分應用范圍,通過小積分改變日常習慣。村黨組織充分調動各方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實現“積分改變習慣、美德深入人心、鄰里關系融洽、樹立鄉村新風”目標。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新征程上,王益區正持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面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循序漸進、久久為功,讓廣大農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來源:銅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