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4日,馬斯克旗下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公司成功將“星艦”送入太空,這是星艦的第三次試飛。該型號火箭此前曾兩次發射失敗。
在升空2分48秒后,“星艦”的超重型助推器與飛船分離?!靶桥灐憋w船成功完成了發動機的燃燒過程,并在飛行后約9分鐘關閉了發動機,短暫進入地球軌道。但“星艦”飛船在重返大氣層的過程中失聯,此次試飛任務提前結束。
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消息稱,飛船已達到軌道速度。馬斯克此前在社交平臺直播中曾表示,飛船能達到軌道高度即算任務成功。
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消息稱,飛船已達到軌道速度。馬斯克此前在社交平臺直播中曾表示,飛船能達到軌道高度即算任務成功。
星艦完成第三次試飛:成功實施大部分流程,返回大氣層期間失聯
北京時間21點25分左右,星艦成功點火起飛。
21時29分,在發射4分鐘后,星艦已完成一二級分離。
隨后,“超重”推進器在返回墨西哥灣的途中失去信號,SpaceX確認與推進器失聯。
發射T+8分鐘后,星艦飛船的6臺猛禽發動機成功熄火,飛船進入滑行階段。
星艦開始返回地球,從畫面上已經感受到溫度快速上升。
度過T+1小時3分鐘后,SpaceX表示,目前已經失去與星艦飛船的信號,確認已經與飛船失聯,今天的試飛無法再進行最后一步降落印度洋的流程。
SpaceX“星艦”第三次試飛任務結束后,馬斯克發文回應:“星艦”讓生命多行星化。
媒體援引美媒消息,CNN報道說,“星艦失聯了,但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
雖然去年的兩次星艦測試實現了巨大的進步,但那兩次試飛均在起飛后數分鐘內以星艦啟動自毀程序結束,足以見得今日取得的進步之大。
按照之前設定的流程,星艦組合體在起飛后,需要進行“超重”推進器和星艦飛船的分離,隨后推進器將試圖(在水面上)著陸,而飛船將繼續展開一系列測試,最終在受控的情況下落入印度洋。
曾經失敗兩次
此前,星艦兩次試飛都以失敗告終。去年4月的第一次試飛,火箭在升空幾分鐘后爆炸。去年11月第二次試飛,星艦實現了第一級助推器和上層飛船的分離。
在第二次試飛中,火箭成功升空,并在兩級分離后出現了“快速計劃外拆卸”,即超重型助推器爆炸。在火箭發射后15分鐘左右,任務控制中心與“星艦”失去聯系。火箭升空后一二級成功分離,但隨后助推器和飛船先后發生爆炸。
當天,SpaceX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社交媒體X(原推特)上發帖稱,“祝賀SpaceX公司的團隊!”同時轉引了約一個小時前SpaceX公司賬號發布的“星艦”發射時的畫面。
2023年11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道說,星艦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火箭,11月18日進行第二次試飛,但在到達地球上空約90英里(約合145公里)的高度后失去了聯系。
據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網站介紹,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是迄今全球體積最大、推力最強的運載火箭,總高度約120米,直徑約9米。火箭由兩部分組成,底部是“超級重型”助推器,高約69米,配備多臺“猛禽”發動機;頂部是飛船,高約50米,可重復利用。目前NASA向該項目的投資已近40億美元。
澎湃新聞報道,星艦這枚近400英尺(約合121米)高的火箭是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運送宇航員登月而建造的,其終極目標或許是有一天能將人類送上火星。
(稿件來源:每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