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期有跨國車企調整了向電動化轉型的節奏,但奧迪仍堅信電動化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
“我們正在經歷汽車行業的快速轉變,但我們堅信未來的汽車是電動的,軟件將定義汽車。面對新的技術變革和競爭對手的出現,奧迪正在啟動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攻勢。”3月19日,奧迪全球CEO高德諾在奧迪全球財報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奧迪將繼續推動電動化轉型,堅持未來要專門生產電動汽車。
事實上,電動車業務也成為奧迪2023年銷量增長的助力之一。奧迪發布的2023年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奧迪品牌共交付新車189.524萬輛,同比增長17.4%,其中純電動車型的交付量約為17.8萬輛,同比增長51%。
“雖然受半導體短缺等因素影響,純電動車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但在充滿挑戰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在2023年取得的交付量成績令人自豪。”高德諾表示,今后奧迪會推出基于PPE平臺的電動車,也會把最新的燃油車型帶到中國市場,“從產品布局來看,奧迪會成為中國市場中的重要‘玩家’”。
到2027年將在所有細分市場推電動車
3月19日,奧迪集團發布了其2023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奧迪營業收入為699億歐元,同比增長13.1%;營業利潤為63億歐元,經營銷售利潤率上漲9%。
“2023年奧迪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歸功于汽車市場需求旺盛,新車銷量提升,供應鏈保持穩定。”奧迪CFO李博睿在解釋奧迪2023年業績表現時特別提到,去年純電和混動車型的營收占比已經上升至16.3%,未來奧迪70%的投資將用于電動化和數字化發展。
“3月18日全球首發的全新奧迪Q6 e-tron是奧迪啟動大規模產品攻勢的開端。2024年到2025年,我們將推出20多款新車型,包括電動車、插電混動車和燃油車。下一步,我們將更新整個產品陣營。2026年,我們會推出最后一批燃油車,然后慢慢停止燃油車的生產。當然,轉型中也會出現變化和波動,必要時我們也會采取調整措施。”高德諾表示。
高德諾透露,奧迪會全力以赴開發電動車,到2027年會在所有細分市場推出電動車型,同時也會有傳統燃料車型,所以會在所有市場“多管齊下”。“我們既生產電動車,也會生產燃油車和混動汽車,它們將完全能夠迎接新挑戰和市場波動,幫助奧迪實現靈活性發展。”高德諾說。
加大對未來新車型的研發投入,將使奧迪在財務上有所承壓。對此,奧迪將2024年定義為“過渡之年”。
“2024年,乘用車市場競爭將持續激烈,部分市場取消或降低補貼將使純電動車的市場需求增勢放緩,加之新車型Q6 e-tron和A6 e-tron在今年下半年才會實現增勢,所以我們預測2024年奧迪集團的營收在630億~680億歐元,銷售回報率在8%~10%之間。”李博睿透露,由于2026年奧迪將發布最后一批傳統燃料車型,這一決定將使奧迪減少對傳統燃料車型的預算,將70%的投資用于電動化和數字化發展。未來,奧迪將以銷售回報率14%為目標,將其作為奧迪未來發展的堅實財務保障。
“會認真對待中國的競爭對手”
當前,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激烈,特別是電動車市場,自主品牌發展勢頭迅猛,令跨國車企感受到了壓力。
面對中國市場的變化,已經在此深耕超過35年的奧迪一直保持密切關注。自去年9月就任奧迪全球CEO以來,高德諾多次到訪中國市場,看到了中國車市的變化和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我們會非常認真地對待中國的競爭對手,根據中國市場的情況調整戰略。現在奧迪要推出新的智能互聯車型,以追趕中國車企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步伐。”高德諾說。
事實上,雖然市場競爭加劇,但奧迪依然在中國豪華車市場保持著第一陣營的位置。數據顯示,2023年,奧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約為72.9萬輛,同比增長13.5%,僅次于歐洲市場。其中,奧迪純電動車型2023年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同比增長了246%。“這是奧迪在中國市場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這也證明我們能勝任在中國市場的競爭。”高德諾表示,奧迪會把最新的電動車帶到中國市場,通過新車型來保持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根據規劃,奧迪在華的首個純電動車型生產基地——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將于2024年底投產,新工廠年產能為15萬輛。首批投產的是基于PPE平臺打造的全新奧迪Q6 e-tron和A6 e-tron。
此外,奧迪還將深化與上汽集團的合作關系,通過共同研發智能網聯電動車,快速拓展高端市場智能網聯電動車的產品組合,以爭取新的車主群體。
事實上,在奧迪管理層已經明確的“奧迪未來計劃”中,加強四環品牌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是核心行動領域。“針對與中國車企的競爭,我們已經整裝待發。我們將與合作伙伴一起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技術創新,從效益、技術和戰略上為未來做好準備。”高德諾說。
(稿件來源:每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