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去銀行存錢,期限越長,利率越高才對,但我今天去存錢,發現存5年的利率比存3年還低。”一位消費者對此頗為不解。
近期,部分銀行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出現“倒掛”,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低于3年期利率。業內人士表示,這是銀行息差承壓的表現,在貸款利率下行背景下,未來存款利率下調可期。
5年期利率低于3年期
“我行緊急通知,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40基點至3.5%,3月20日執行。目前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還是3.5%。”一位四川某城商銀行客戶經理稱。
值得一提的是,該行3年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為3.5%。這并非個例。瓊海大眾村鎮銀行已從3月1日起調整3年、5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調整后的執行利率均為3%。遂寧銀行3月20日起開始執行的3年、5年期存款利率均為3.5%;新疆天山農商銀行1月起執行的3年、5年期定期存款執行利率同為2.7%。
此外,部分銀行的3年期比5年定期存款利率高。據保德農商銀行3月發布的最新定期存款利率表,該行1年、2年、3年、5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為2%、2.3%、2.7%、2.65%,其中,5年期利率低于3年期利率;梅州客家村鎮銀行自3月1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調整后的1年、2年、3年、5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為1.95%、2.3%、2.65%、2.5%。
不過,3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通常差距不大,多在5至15基點之間。以湖北荊門農商銀行為例,該行今年1月起執行的3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2.50%、2.45%,二者相差5基點。“我行的政策就是5年期利率要比3年期的低,可能是為了減少更長期限的存款。”該行客戶經理表示。
銀行中長期存款利率“倒掛”并非常見現象。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此進行了解釋:“目前銀行存款規模較大,加上凈息差處于低位且仍有下行壓力,需要穩定負債成本,穩定息差。在此過程中,部分銀行根據自身情況,調整不同期限存款利率,從而出現長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低于短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情況。”
興業研究分析師何帆表示,降低存款成本的方式包括更大幅度調降長期定存利率、降低活期存款利率、加強協議存款等。
息差下行趨勢預計延續
“后續來看,伴隨貸款利率繼續下行,息差下行趨勢預計延續,低利率、低息差將成為常態。在此背景下,銀行進一步調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空間也在大幅收窄。”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
多位業內人士預計,貸款利率或將繼續穩中下降。《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12月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35%,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75%,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均處于歷史低位。
宏觀上看,銀行凈息差承壓明顯。金融監管總局2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進一步降至1.69%,同比和環比分別收窄22基點和4基點。
“部分銀行必須想辦法以提高貸款利率或降低存款利率的方式擴大凈息差,目前來看后者可能性顯然更大。”中泰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肖雨表示,部分中小銀行凈息差仍處于高位,有進一步下降空間。
其實,2023年6月、9月和12月,國有大行已進行了三輪存款利率下調動作,2024年2月,部分地方城農商行對存款利率繼續進行“補降”。調研發現,目前仍有不少中小銀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以“3”開頭,少數銀行更能達到4%。
同樣,在溫彬看來,若降準再度落地、政策利率調降,則會帶動市場利率、LPR報價進一步下調。但在“統籌兼顧銀行業資產負債表健康性”的要求下,后續LPR調降的空間也大幅收窄。為維持銀行穩健可持續經營,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可期。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