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府谷縣不斷加強科技興安領域的探索,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煤炭開采從機械化到自動化,再到信息化、數字化,初步進入了智能化開采時代。
在府谷縣寶山煤業有限公司智慧調度指揮中心,巨大的電子屏實時顯示采煤區場景,井下的安全生產狀況和設備運行狀態一覽無余,各種數據和圖表信息一目了然。
“智能化礦井建設,降低了安全風險,提升了煤炭開采利用率,實現了提質增效、減員增安的目標。”府谷縣寶山煤業有限公司煤礦礦長蘇永強說。
目前,府谷縣正在加快完善煤礦智能化建設時間表、路線圖,做到“能上盡上、能上快上”,持續增強煤炭產業競爭力。5處礦井建成了智能化綜采工作面,12處礦井已開工建設智能化綜采工作面,46處礦井提升了安全標準化水平。
“煤礦智能化和標準化建設是實現煤礦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煤礦實現本質安全生產的重要舉措。目前,全縣52處煤礦建成‘雙預控’體系,電子封條已安裝并聯網,視頻會商系統已投用,煤礦智能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府谷縣能源局副局長付文慧說。
與此同時,府谷縣優化安全監管體系,圍繞安全投入、風險研判、隱患排查、災害治理、日常監管等 ,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產措施,成立6個執法組、1個督查組,派駐238名駐礦安監員,全縣67處礦井監管實現全覆蓋;選聘132名專家組建專家庫,為監管提供技術支撐;利用新技術、新裝備,提高隱患治理精準化、科學化水平。2023年,全縣培訓煤礦“三項崗位”人員2646人次,其它入職從業人員10415人次,監管執法人員337人次,有效提升了監管能力,為煤礦的安全生產注入了強心劑。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煤礦安全監察年度考核中,位列陜西省27個產煤縣市區第一位。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監管執法效能,統籌發展和安全,大力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充分釋放優質產能,真正做到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府谷縣能源局局長王玉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