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延安菌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延安海關工作人員對一批即將出口的菌棒進行抽檢。 董劍南 攝
中歐班列“延西歐”專列首發,構建起銜接西安、直達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蘋果脆片首次出口以色列,鮮蘋果首次出口哈薩克斯坦,蘑菇菌棒首次出口美國,越來越多企業立足自身優勢,打開發展思路,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朋友圈”持續擴大,對外貿易國家和地區達到50多個……
地處黃土高原腹地的延安市,資源稟賦富集,區位優勢明顯。近年來,延安市積極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錨定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目標,不斷拓寬開放通道、加快培育開放型經濟主體、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努力推動更多優質產品走出去、更多高質量項目引進來、更多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國門,加快構建支撐有力的全域開放體系。
2023年,延安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19.8億元、同比增長13.2%;出口額3.1億元、增長2.3倍;跨境電商交易額1.7億元,開放型經濟呈現逆勢上揚、穩中向好態勢。
暢通對外開放大通道
2023年12月20日14時50分,隨著汽笛鳴響,首趟中歐班列“延西歐”專列滿載10節冷鏈專柜210噸延安蘋果和25節普通專柜,從延安火車北站啟程,在西安國際港站集結后出口至越南、俄羅斯等國。
首趟中歐班列“延西歐”專列的開行,標志著延安市加入西安港“朋友圈”,構建起延安、西安無縫銜接,直達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該專列首次使用冷藏集裝箱運輸,解決了以往延安蘋果出口運量小、運輸價格高、保鮮難度大等問題,開辟了一條延安水果等生鮮產品國際運輸新通道。
“優質延安蘋果搭上中歐班列,8至10天就能到達越南進行銷售。這不僅縮短了運輸時間,確保了水果的新鮮度及品質,還大幅降低了貨損率,提升了延安蘋果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延安市寶塔區供銷總公司總經理郭良說,公司還籌劃依托中歐班列,與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開展蘋果貿易合作。
著眼互聯互通,抓好基礎設施等“硬通道”建設;著眼互惠互利,抓好經濟、文化、科技、教育、體育等交流合作“軟通道”建設。延安市不斷強化開放意識、補齊開放短板,充分發揮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臨站經濟區等開放平臺優勢,加快推進陜西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建設,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新格局。同時,延安著力提升已有各類平臺能級,提升產業園區承載能力,積極搭建新的開放平臺,進一步支撐開放型經濟發展。
以中歐班列“延西歐”專列開行為契機,延安充分發揮能源和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持續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貨源組織與服務保障,加快推進國家陸港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不斷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企業“乘風破浪”闖市場
3月20日,在位于延安市寶塔區河莊坪鎮的延安菌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延安菌艦生物”),延安海關工作人員在對一批即將出口的菌棒進行抽檢,幫助企業辦理貨物出口相關手續。不久前,延安菌艦生物的3柜3.96萬袋菌棒剛剛出口美國。年后一復工,企業便開足馬力趕制剩余訂單。
“去年,我們公司打開了美國市場,簽訂了價值100萬美元的出口訂單。目前已經完成了13萬袋菌棒出口任務。”延安菌艦生物總經理李旭說。
延安菌艦生物主要從事食用菌種植、菌棒加工以及菌種研發和銷售,年產食用菌菌棒300萬袋,產值2000余萬元。然而,在簽訂產品出口訂單之初,各項手續的辦理讓李旭“兩眼一抹黑”。
“從注冊備案、查驗報關,到協調解決銀行開戶、結匯,延安海關工作人員手把手、全過程提供‘保姆式’服務,幫我解決了產品出口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一批批菌棒得以順利發往海外。”李旭說,公司將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持續擴大產能,拓展海外市場,尋求更大的發展機遇。
延安海關查檢一科科長劉晶晶稱,為助力有出口意向的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延安海關充分了解企業訴求,開展政策宣講和普法宣傳,針對目標市場準入要求,指導企業完成出口資質備案,提升自檢自控能力;用好特色農產品“綠色通道”,實行24小時預約查檢,提升業務流轉與監管效率,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同時,延安市持續加大外貿主體培育,“一企一策”壯大外向型經營主體,做大做強蘋果、小雜糧、中藥材等出口產業,擴大高端能化、石油裝備等工業產品出口規模;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貿易促進活動,拓展海外貿易渠道,助力企業拓市場、搶訂單、找出路。
如今,延安市外貿“朋友圈”不斷擴大。蘋果脆片首次出口以色列,鮮蘋果首次出口哈薩克斯坦,香菇首次出口韓國,蘑菇菌棒首次出口美國……一系列“首次”書寫的成績單,彰顯著延安本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不斷加快,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讓世界品嘗“延安蘋果”好味道
2月18日,在位于洛川縣的陜西王掌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滿載1985箱22噸蘋果的冷鏈物流車開啟龍年首趟跨國之旅,經青島港運往阿聯酋。
“去年12月,我們參加了中國(陜西)品牌商品迪拜展,在展會上與阿聯酋企業簽訂了5000噸蘋果供銷訂單。目前已經出口兩批次共22噸,這是第三批次出口。”陜西王掌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超說,公司將持續開拓國際市場,讓更多人品嘗到鮮甜可口的延安蘋果。
在蘋果之鄉洛川縣,像陜西王掌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樣的蘋果生產及深加工品出口企業有18家。洛川縣已通過認定蘋果種植有機基地10萬畝、綠色基地20萬畝,建成海關出口注冊果園3萬畝。2021年至今,洛川縣累計出口蘋果3200多噸,產值約3600萬元。
延安是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蘋果種植面積330余萬畝、產量460余萬噸,產量和面積均占陜西的三分之一、全國的九分之一。隨著蘋果產業不斷發展,“延安蘋果”聲名遠揚,走俏海內外市場。
近年來,延安市積極拓展蘋果等特色農產品海外市場,支持蘋果生產及深加工企業走出國門,開拓澳大利亞、加拿大、阿聯酋等高端市場。目前,延安蘋果已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延安海關共監管出口蘋果1472噸,貨值達1560萬元。
來源:愛金臺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