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持續內卷的背景下,成分、概念早已是紅海競爭“重災區”,而開始嶄露頭角的芳香經濟,逐漸成為品牌差異化的破局方向。
“這個賽道對中國人來講,可能是剛剛起步,對消費者來說,香代表著有更高的追求?!苯?,福瑞達副總經理高春明表示,相較于化妝品行業,這個賽道的品牌要少得多,競爭也不太激烈,但還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
即便還需要時間積淀,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及產品品質化、個性化,以“小瓶”精油承載的芳香賽道,在近幾年呈現出爆發的態勢。而其所在的化妝品賽道,包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濟南等地,也在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將化妝品放在創新重點進行培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提到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這也證明了化妝品產業在未來的經濟和增長中的作用?!痹诟叽好骺磥恚兔绹?、歐洲等國際市場滲透率相比,我國芳香產品所占化妝品市場份額還并不高,未來提升空間充足。
看發展:精油賽道進入爆發期
在高春明看來,作為化妝品的一個分支,精油所處的芳香賽道潛力市場比較大,比較成熟的品牌也不是很多。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使用植物精油的國家之一。早在公元前2700年,神農嘗百草就有相關記載,這是中國對植物精華利用的開端。20世紀90年代初,國外精油進入國內市場,以女性養生美容為切入點,帶動我國精油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中研網數據顯示,2014年—2019年中國精油行業的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其中2017年市場規模為43.3億元,同比增長28.52%,到2019年中國精油行業的市場規模已達69.4億元,同比增長22.47%。
從全球精油市場情況看,2020年全球精油市場需求估值約為55億美元,2015年至2020年間的復合增長率約為9%。當前,一些國際公司紛紛布局天然香料市場,如巴斯夫、芬美意等通過多起收購和內部投資加快生物技術類天然產品的投入,另外一些營養健康企業、化妝品企業也推出了各自的精油產品。
相關產品的集中推出,源于消費需求的增加。在高春明看來,國內眾多一二線城市消費用戶,由于工作壓力、情緒問題增多,近幾年消費意識的轉變等因素影響,促使精油/香薰消費已經開始走出傳統的專業場所,在居家、旅行、商業氛圍空間等應用增多,相關產品迎來更為廣闊的消費群體與市場。
事實上,隨著人們對健康、美容、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關注度逐漸提高,香薰產品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和使用。在上述背景下,芳香療愈、個人護理、化妝品、香薰精油領域得以被更多開發。
“從行業供給的角度來看,我國植物精油行業內企業不斷增多,生產技術逐漸成熟,促進行業供給能力的不斷提升。從產品需求的角度來看,中國植物精油市場還處于尚未飽和的狀態,市場需求在逐漸擴大,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备叽好鞅硎?。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種主要靠氣味在市場立足的行業,其產品應用與情緒直接關聯?!?020中國都市女性情緒報告》顯示,聞香已成為調節情緒的一種方式,97%的當代都市女性認為,比財務自由更難的是情緒自由。約五分之一的女性會用聞香氣的方式來調節情緒,以此獲得“情緒自由”。
在高春明看來,情緒護膚的應用場景探索也將越來越廣闊,如晝夜節律、敏感肌修復、抗衰老等,都能包裝“情緒護膚”,這對于美妝行業而言也是一個重要轉折,當消費逐漸從滿足功能的需求到關注個體訴求時,誰能更好地販賣消費場景及品牌精神,誰就能在護膚的細分賽道中再次彎道超車。
在國際美妝巨頭與奢侈品美妝新品當中,圍繞情緒護膚研究的品類越來越多,包括神經美容、芳香護理、膚感體驗等,有些甚至在產品視覺包裝上都往療愈系等方向設計。
歐睿數據預測,2023年的消費市場中,香氛產品的需求呈現出快速上漲,并于近幾年集中爆發,預計至2026年達53億美元。未來幾年,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產品品質化、個性化,香氛市場的規模將近一步擴大,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談未來:爭奪2400億元市場“話語權”
“雖然市場前景廣闊,但天然香料產量占世界第一的中國在國際主流市場缺乏話語權?!备叽好魈寡?。
以產自新疆伊犁的上等薰衣草精油為例,高春明表示,經法國機構檢驗,品質等同于普羅旺斯精油,但價格普遍比國外便宜一半以上。
這也直接表現在薰衣草精油產出與產值的不匹配上。
中國新聞網相關報道顯示,新疆伊犁河谷是中國最大的薰衣草種植區,與法國普羅旺斯、日本北海道,同為世界薰衣草三大主產地。截至目前,新疆伊犁河谷種植面積逾10萬畝。
“就薰衣草精油原料這一塊,有很多產品是出口轉內銷。過去,我們大部分薰衣草精油等產品都是出口,國外的公司深加工后,生產出高端化妝品?!币晃粯I內人士表示,國外企業把產自新疆的一般的精油,以低成本收購后,到國外轉一圈回來,改成國外的牌子,價格可能就要翻倍。
不過,在上述背景下,國內的相關品牌也在積極布局,從房地產賽道換擋至化妝品、醫美賽道的福瑞達,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7月,福瑞達參股新疆伊帕爾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帕爾汗”),由此切入精油芳香行業。
福瑞達2023年半年報顯示,伊帕爾汗是一家聚焦薰衣草精油養膚的香料企業。2023年末,福瑞達宣布品牌發展戰略由“4+N”(包括頤蓮、璦爾博士、善顏、伊帕爾汗等)升級為“5+N”,從單一美妝主業升級為“生美+醫美”雙美新生態。
多品牌戰略,也是支撐起福瑞達快速增長的動力來源。據高春明介紹,頤蓮與璦爾博士兩大主力品牌為福瑞達化妝品業務貢獻了過半營收,而主攻“以油養膚,以香養心”的伊帕爾汗,已成為公司第三大主力品牌。
“過去,我們有一部分薰衣草精油是出口轉內銷?!币僚翣柡挂晃回撠熑苏f,如今,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企業必須抓住機遇。
香氛市場正進入快速增長階段?!?023香水香氛消費者洞察白皮書》顯示,近年來我國香水香氛行業保持著較高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達21.78%,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53億美元。和美國、歐洲等國際市場香水滲透率相比,我國香水滲透率僅為5%,未來提升空間充足。
相比于精油、香氛賽道本身,其所處化妝品的芳療市場規模則更為龐大。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數據,從歐美市場經驗看來,芳療產品一般占化妝品市場30%左右份額,中國芳療產品份額在2019年僅約為1%?;?024年中國化妝品行業8000億元產值的預測,按30%計算,芳療產品行業產值規模將達2400億元。
此外,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推進和線上消費的普及,化妝品行業也在積極探索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1495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限額以上化妝品類零售總額4142億元,同比增長5.1%。
在高春明看來,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及產品品質化、個性化,芳香市場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芳香經濟也成為化妝品行業的潛力賽道,但隨著入局者的增多,這個細分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話機遇:美麗經濟遇上政策助力
隨著嗅覺經濟不斷發展,芳香已然滲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通道的當下,其所處的化妝品行業,也越來越受到各地的重視,一個個以政府為主導的美妝產業集群,正在崛起。
梳理官方數據發現,從2000年算起,20年間,我國美妝行業銷售額增長25倍,整個產業鏈發生了創新和迭代,國內涌現出廣州、浙江、上海、山東四大美妝行業集聚帶。
“從行業來看,在抖音、天貓這兩大銷售平臺,整個護膚品類目占比都非常高,這逐漸證明了美妝在未來的經濟和增長當中取得作用,這也是為什么各地都提出了一個發展化妝品產業美妝產業,甚至像廣州、深圳這種互聯網做得好的城市,都在發做這個事情?!备叽好髡f。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愿意掏出真金白銀為“變美”而付費。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國貨美妝能拓展的市場空間還在不斷增大。
《2023年中國化妝品年鑒》顯示,2023年國貨美妝銷售額同比增長21.2%,市場份額達50.4%,首次超過外資化妝品品牌。而在這一領域中,“原料”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據未來跡統計數據,2023年美妝原料相關融資27起,數量超出護膚、彩妝和醫美服務類等各領域之和,“新原料競爭大戰”漸趨白熱化。
面對千億級別市場,化妝品原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春明看來,“一種原料的開發與增長,在這個行業能拉動其他幾個行業的同時增長?!?/span>
以化妝品消費大省山東為例,據《濟南日報》2023年11月相關報道,山東化妝品生產企業191家,其中濟南高新區就有30余家,濟南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原料生產基地,以透明質酸為基礎現已形成涵蓋原料、醫藥、化妝品、美妝器械及其他衍生物生產、研發、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
在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通道的同時,化妝品企業也不斷迎來政策“大禮包”。自2022年以來,包括深圳、上海、廣州、北京、成都等地,都出臺了與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的政策。
比如,2023年9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了由北京市商務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支持美麗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圍繞營造創新生態、創新監管模式、培育產業集群、強化消費引領和健全保障機制等5大方面,共提出21條發展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各地出臺的相關政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國貨“潮品”的表述,也足以增加國產品牌的信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部分明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福瑞達在其2023年年報中提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化妝品行業作為近年來消費升級的熱門品類之一,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其行業景氣度總體高于其他消費品。
“在美妝行業,從2023年起,國內品牌已經與國外品牌平分秋色?!备叽好鞅硎?,按日本、美國、韓國的經驗,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文化的提升,本土品牌能占到70%以上。
在高春明看來,未來細分領域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根據國內化妝品產業鏈優勢,以及消費者的心理建設和需求建設,其認為中國肯定會出現國際美妝品牌,“就像我們的手機,我們的汽車一樣,肯定會有一些質量”。
(稿件來源:每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