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是廣大投資者最關注的財報信息之一。
3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提出,加強現金分紅監管,增強投資者回報。推動一年多次分紅;推動在春節前結合未分配利潤和當期業績預分紅,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引導優質大市值上市公司中期分紅,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此后,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投資者也在密集向上市公司提問“多次分紅”相關話題。
3月27日,中信證券財務負責人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將有序推進一年多次分紅相關工作。招商銀行董事長繆建民也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分紅派息率既然提高就沒打算再降低?!狈旨t話題,再度引發市場熱議。
提升分紅水平是增強投資者回報最直接的方式。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分紅狀況持續改善,但多年不分紅的公司也不少,A股市場依舊面臨分紅水平相對較低的問題。Wind數據顯示,滬深A股中共有1754家上市公司在2023年內未做現金分紅,占比34.3%。中信證券研究數據顯示,發生在2023年內現金分紅占2022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比例(即2023年內現金分紅率)在10%以下、10%—20%、20%—30%的上市公司比重分別為2.3%、11.3%和11.5%?,F金分紅率在30%—50%、50%—100%和大于100%的上市公司比重則分別為23.7%、12.8%和3%。同時,低分紅率公司的盈利和成長能力與高分紅率公司的差異并不顯著,上市公司分紅意愿有待進一步提升。
通常來說,衡量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指標主要有三個,一是現金分紅金額,二是現金分紅占凈利潤的比例,三是現金分紅的年度增長率。從前兩個指標來看,自然是多多益善。分紅年度增長率則不一定越高越好,而是越穩定越好。尤其對于價值投資者來說,穩定增長的現金分紅更為重要。目前,監管提出推動一年多次分紅,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增強分紅資金到賬的均衡性,從而便利投資者對分紅資金的使用。筆者認為,一年多次分紅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增加分紅次數,更重要的是督促上市公司制定好中長期分紅及股份回購等規劃,提高分紅率和股息率,提高分紅的穩定性、及時性和可預期性,增強回報投資者的能力。
多次分紅不僅可以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對上市公司本身來說也是一種積極的市場策略,能夠向市場傳遞出公司穩健的財務狀況和良好的盈利能力等積極信號,有助于穩定股價,提高公司的市值。
推動一年多次分紅不僅體現了監管對投資者權益的高度重視,也反映了我國資本市場日益成熟和完善的積極發展趨勢。在探索多次分紅的過程中,上市公司還需要充分考慮自身的財務狀況、未來發展需求以及投資者的利益,確保分紅的合理性和可持續性,為投資者提供更為長期、穩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