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剛剛發布的年度貿易壁壘評估報告中,再次羅織借口對中國等國貿易政策進行指責,以掩蓋自身不斷設置貿易壁壘、破壞多邊貿易主義的事實。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月29日發布2024年度《對外貿易壁壘國家貿易評估報告》。在這份近400頁的報告中,中國成為美國針對的主要國家,涉及中國的內容多達45頁。據美國媒體報道,報告特別提到中國在農產品、非市場政策和做法以及數據政策方面的壁壘。在農產品方面,USTR指責中國在一系列農產品和食品進口上存在不透明且繁瑣的監管審批要求;中國國家主導的非市場經濟和貿易方式繼續為中國企業提供所謂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表示,在今年的報告中,USTR對中國的指責涉及多個領域,內容陳舊且一如既往地缺乏具體案例。甚至是情勢已變,仍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地進行捕風捉影。霍建國說,近年來中國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競爭、反對壟斷,堅定維護國際經貿體系。相比之下,美國卻出于本國利益需要,不斷破壞多邊貿易規則,頻繁采用關稅、歧視性補貼等措施,濫用出口管制,為全球自由貿易設置了大量壁壘。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的報告移除或刪減了一些往年報告涵蓋的非關稅、數字貿易方面的貿易壁壘定義,例如,歐盟《數字市場法案》、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數據本地化要求以及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網絡新聞稅等法規不再被列為貿易壁壘。這一做法招致代表美國跨國公司和技術企業協會的不滿。美國《國會山報》稱,科技公司對這些改動尤其感到憤怒。美國計算機和通信業協會會長兼首席執行官馬特·施魯爾斯在一份聲明中說:“過去10年,美國經歷了持續且不斷增長的逆差,而科技行業成為美國出口的亮點。在數字貿易壁壘面前退縮將使美國的全球競爭力和供應鏈韌性受到嚴重影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表示,美國在數字經濟、數據產業上一直倚仗絕對優勢,在全球推行自由化,反對貿易壁壘。但是隨著全球尤其是中國數字經濟的崛起,美國的危機感與日俱增。開始對他國數字經濟進入美國,或者數據流出帶來的安全等問題進行政策上的調整,這促使美國近年來對數字經濟貿易政策的態度發生了大轉變。屠新泉認為,美國數字經濟在全球市場上由強調進攻,開始增加防守的意識,其利益訴求正在發生改變,并從完全關注企業利益轉向兼顧數據安全上來。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