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10年來,神木農商銀行致力于為各個層面的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將普惠金融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經營當中,深耕普惠金融市場,鞏固經營陣地,全力做好縣域經濟主辦銀行和鄉村振興金融主力軍。先后獲得“十佳普惠金融農商銀行”“普惠金融服務先進單位”“2023年度榆林市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一、深耕普惠市場,堅守支農支小支實市場定位
十年來,神木農商銀行始終堅守“支農支小支實”的市場定位,持續加大小微企業信貸供給,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通過網格化營銷進校園、進商圈、進市場、進社區、進村組深度挖掘網格內金融服務需求,對轄內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客群金融服務走訪全覆蓋。截至2024年3月末,神木農商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6.94億元,較2018年12月末凈增27.61億元;2024年3月末,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戶數6044戶,較2018年12月末凈增4971戶。2018年至2023年累計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20703戶120.98億元。被陜西省聯社評為“陜西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2020年度支小先進單位”、“2021年度經營目標責任制考核支小先進單位獎”。
二、加強政銀合作,全面推動轄內建檔評級授信
近年來,神木農商銀行加強政銀合作,通過“雙基聯動”、“黨建+金融”服務模式,加大農戶、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客群建檔評級授信工作力度。2023年開始開展“授信客戶三年倍增”專項行動,有力推進“增戶擴面”進程,提高普惠金融覆蓋面和獲貸率。連續四年被神木市人民政府評為“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優秀單位”。截至2024年3月末,神木農商銀行農戶建檔73958戶,建檔率93.87%;授信33383戶,授信金額61.41億元,用信18870戶,用信金額40.59億元。個體工商戶建檔19838戶,建檔率78.68%,授信14078戶,授信金額31.46億元,授信率70.96%,用信6686戶,用信金額19.31億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1109戶,建檔率99.73%,授信538戶,授信金額4.85億元,用信487戶,用信金額4.37億元。
三、深耕“責任田”,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神木農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系列決策部署,密切與當地黨政部門溝通聯系,進一步優化完善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流程,切實滿足脫貧人口小額信貸需求,支持脫貧人口發展生產穩定脫貧。常態化開展脫貧人口小額信貸需求摸排及政策宣傳工作,對符合貸款條件的脫貧人口切實做到應貸盡貸、能貸快貸。截止2024年3月末,累計發放扶貧(脫貧人口)小額貸款3053筆,金額9220.55萬元,占神木市脫貧人口小額貸款累放金額的99%,榮獲“全市脫貧攻堅企業結對幫扶貢獻獎”。
四、發展數字普惠,為民提供便捷金融服務
神木農商銀行傳承和發揚農信人迎難而上、攻克克難的品質,鑄造和豐富“背包銀行”精神內涵,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讓“數據多跑腿、客戶少跑腿”,積極踐行“金融為民”的發展思想。通過二維碼營銷、手機銀行、微信小程序、鄉村振興金融e站等電子渠道,以數字普惠貸款為載體,在農村地區拓展“秦e貸”業務,在城區積極營銷“秦e貸-市民e貸”,運用移動營銷PAD上門服務,通過“V企貸”“V商貸”“鄉村V貸”“小V貸”“煙商貸”“碼商貸”等細分產品,精準服務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個體經營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客戶,為城鄉群眾提供線上自助、信用、7×24小時、安全便捷的非接觸式信貸服務。截至2024年3月末,數字普惠貸款累計授信72353戶,授信金額170.99億元,累計用信35677戶,用信金額178.8億元。2023年被評為“十佳數字轉型政銀企單位”。
五、強化服務拓展,不斷豐富完善基礎金融服務
神木農商銀行不斷豐富完善基礎金融服務,全轄共有14個鄉鎮均設有神木農商銀行營業網點,共建設金融e站42處,布放助農e終端48臺,累計布放ATM機82臺,基礎金融服務的不斷完善,大大提高當地居民金融服務可得性。同時,持續加大金融知識普及力度,常態化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反假貨幣、防范非法集資等系列金融知識宣傳活動,針對老年人等殘障人士開通上門服務綠色通道,為客戶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將普惠金融服務送入千家萬戶。
十年過往,皆為序章;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普惠金融這十年是初心不改、篤行不怠的十年,是守正創新、擔當作為的十年,是碩果累累、成效顯著的十年。展望未來,神木農商銀行將繼續砥礪前行,以精細化管理和專業化服務深耕普惠金融市場,持續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