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許昆林,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馬欣,江蘇省副省長胡廣杰,江蘇省副省長方偉圍繞“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介紹,并答記者問。
許昆林表示,“今年我們確定了經濟增長目標是5%以上,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努力爭取更好的結果。去年江蘇經濟增長是5.8%,比全國高0.6個百分點,總量和增量都占全國的1/10,對全國發展貢獻進一步提升,今年我們希望能繼續保持這樣的態勢。”
江蘇:正在抓緊制定汽車、家電、家居換新支持政策和清單
許昆林表示,“我們將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努力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重中之重是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統籌消費、投資、外貿,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span>
一是努力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投資在經濟增長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2023年投資對江蘇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34.1%,其中制造業投資占比達到44.6%,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民間投資占比是66.5%。
許昆林表示,“我們十分注重發揮重大項目牽引作用,大抓產業投資項目、充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鼻皟蓚€月江蘇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了9.6%,比全國平均高2.6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
“還有一個非常好的趨勢,就是民間投資增速扭轉了2022年6月份以來低水平增長的情況,今年前兩個月增長5.6%,這說明全社會對發展的信心、投資的信心在增強?!痹S昆林指出,“國家正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這也是投資非常大的新增長點,我們排摸了一下,今年江蘇全省設備更新需求達9000億。為此,我們已經出臺了制造業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對制造業相關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項目,省級財政給予1個百分點的貼息,我們鼓勵市縣兩級再給予1個百分點的貼息。第一批先貼300億的規模,如果很快落實了我們再增加?!?/span>
二是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消費對經濟增長起著基礎性作用,去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9.8%。許昆林表示,“我們省級財政已經連續2年拿出一定的資金來開展綠色節能家電促消費的活動,效果都不錯,今年準備繼續開展,前3個月累計舉辦了2600多場消費促進活動,發放惠民消費券和數字人民幣紅包,春節期間江蘇的文旅市場也比較火,文旅部門統計消費額占全國的11.2%,位居全國第一?!?/span>
許昆林指出,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需求我們排摸有700億元左右,正在抓緊制定汽車、家電、家居換新支持政策和清單,組織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促消費活動,努力讓消費場景多起來、人氣聚起來、市場旺起來。今年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6.1%,高于全國平均0.6個百分點。
三是做強有活力的外貿。許昆林介紹,“去年前三季度江蘇進出口不及預期,為此我們深入分析、找出癥結,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努力穩住國際市場份額。四季度我們連續三個月正增長,而且當季增長7.3%,高于全國5.7個百分點?!?/span>
許昆林認為,“跨境電商發展是江蘇的一個短板弱項,去年我們制定了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組織跨境電商培訓會,效果還是不錯的,全年增長了13.4%,今年我們要力爭培育110個以上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15個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帶。我們還推動了蘇豪集團等5家省屬貿易企業合并重組,重組后企業進出口總額超過110億美元,目前正在擴大全球貿易布局,爭取更多貿易增量。今年我們要努力實現外貿進出口正增長,今年前兩個月外貿進出口增長13.4%,高于全國平均4.7個百分點?!?/span>
全國65%的院士、40%的國家級人才在蘇創新創業
江蘇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一翼、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板塊,江蘇如何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發揮經濟大省的輻射帶動力?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馬欣表示,一直以來,江蘇充分抓住國家戰略機遇,充分發揮產業特色優勢,以“點”促“鏈”,以“鏈”帶“面”,大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融合互動,塑造更多創新驅動引領型發展新優勢,努力為全國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貢獻。馬欣指出,“我們重點抓好‘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span>
“一中心”就是圍繞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比如說,我們創新成立的江蘇產業研究院,一頭連著科研,一頭連著產業,按照“研發作為產業、技術作為商品”的理念,創新科技攻關組織方式,采取“撥投結合”,十年來累計承擔企業委托技術研發服務超過2萬項、國家和省級重點研發任務5000項、培育新型創新主體1350家,形成了以科研促產業、以產業帶科創的良性循環。
“一基地”就是聚焦產業強鏈補鏈延鏈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江蘇制造業發達,規模約占全國的1/8,產業門類齊全、鏈條完整。我們通過科技賦能,助力產業串珠成鏈、聚鏈成群、集群突破,以徐工集團的漢云公司為例,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服務裝備制造等80多個專業領域,通過“智改數轉網聯”實現工業互聯的“乘數效應”,推動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一樞紐”就是發揮區位、對外開放和區域協調發展等疊加優勢,構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加快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支持企業更好“走出去”,帶動產業加快“引進來”,讓國內外各種資源要素在江蘇集聚、配置,推動形成開放新格局。全面融入和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強同其他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對接,更好發揮對區域發展乃至全國發展的輻射帶動力。
江蘇今年的“新春第一會”專門聚焦了產業科技創新。圍繞這個方面,江蘇應該如何持續發力?江蘇省副省長胡廣杰表示,我們聚焦產業科技創新這個主攻方向,錨定“具有全球影響力”這個目標定位,重點做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這兩篇大文章,形成以科技創新策源、產業組織先導和資源要素配置三大功能,在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作出江蘇的貢獻。我們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更高效地轉化科教資源。江蘇的科教資源得天獨厚,高校、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高新區數量均居全國第一。我們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國家隊深化戰略合作,吸引更多創新資源布局在江蘇、發展在江蘇、成果轉化在江蘇。
胡廣杰表示,當前,納米產業規模占全國30%左右,納米材料在生物醫藥等功能性材料領域應用在全國是領先的。我們將全力服務于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創建國家區域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布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讓更多的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實現產業化。
二是更有力地做強優質企業。江蘇企業有較強的“科創基因”,科技型中小企業、科創板上市數量均居全國前列。我們培育的147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24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主導產品在產業鏈關鍵領域實現補短板、填空白。比如,南京一家生產機器人的企業多年來保持10%以上的研發投入,持續加大伺服系統、控制器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連續4年成為國內工業機器人出貨量最高的企業。
胡廣杰表示,我們還將持續深入推進“筑峰強鏈”企業培育支持計劃和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行動,力爭到“十四五”末構筑起有200家領航企業、1.5萬家專精特新企業和5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強大“創新矩陣”。
三是更有效地聚合創新人才。江蘇現有研發人員117萬人左右,全國65%的院士、40%的國家級人才在蘇創新創業。胡廣杰表示,我們將用好這些寶貴的人才資源,大力培育儲備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建設省基礎科學中心,探索實踐“應用基礎研究特區”,種下更多產業創新的“種子”。
(稿件來源:每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