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中越班列發送貨物1594標箱、同比增長82%,增長勢頭強勁,為促進中越兩國經貿往來提供了運輸保障。今年以來,伴隨中越兩國經貿往來持續升溫,合作領域不斷拓展,鐵路跨境貨物運輸新增長點涌現。
鐵路跨境貨物運輸作為新興的增長點,正不斷為中越兩國的經貿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其中,新增電力鐵塔等出口貨物,化工用品、纖維板等貨物出口增幅明顯,飲料、啤酒、汽配等廣西產品通過南寧至桂林間“次晨達”快捷班列銜接中越班列銷往越南,中越跨境貨物運輸保持高位運行。
共建中越經貿“繁榮路”。中國與越南陸海相連,山水相依。自1955年3月1日,中國與越南在廣西憑祥舉行中越鐵路通車典禮以來,兩國經貿往來互聯互通的網越織越緊。隨著2023年防東鐵路的開通,邊境口岸城市東興市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中越經貿交流的“最后一公里”也被打通,從而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發展建設水平持續提升。有利于“通道帶動物流、物流暢通經貿、經貿興旺產業”的循環發展模式,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帶來新動力。
鑄造協同發展“敲門磚”。長久以來,廣西因地理特點、交通條件等原因,發展的步伐始終相對緩慢。國鐵南寧局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從加快完善中越國際聯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跨境班列運輸效率、優化運輸服務等方面入手,促進中越經貿往來。中越快通班列有了穩定的運輸路徑、高效的物流服務和優惠的價格政策,能助力產品更快打開海外市場。
促進邊境旅游“經濟賬”。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路相連。在“一帶一路”倡議的頂層構建下,在高鐵建設如火如荼的迅猛發展中,眾多異國他鄉的探親、求學旅客正在疾馳的列車上感受到更多出境便利。防東鐵路開通以后,不少越南籍旅客選擇乘坐高鐵在廣西東興市實現跨境出行、返鄉探親,依托便捷的鐵路網,在疫情發生后首次實現返鄉團圓。高鐵春運的開啟,為中越兩國人民打造了便利的出行條件,進一步密切兩國人民友好往來,促進兩國經濟健康發展。
鐵路積極發揮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干作用,貨運持續增長,有力服務國家戰略、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高鐵不僅拉近了中越兩國人民的時空距離,更促進了中越兩國共贏發展,為兩國邊境人民創造更多機遇和財富。
來源:西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