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黃金價格持續走高,銀行理財入場“掘金”加碼。據梳理,近期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平安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推出“含金”理財產品,產品主要以“固收+黃金”理財產品和掛鉤黃金標的的結構化理財產品為主。
黃金熱潮下,投資者能否安全“上車”成為焦點。市場人士認為,隨著黃金市場的持續升溫,銀行理財機構看好黃金投資機會,所以紛紛通過多資產配置、多策略組合布局黃金資產。投資者在實際選擇中,需要注意黃金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因素,謹慎投資“含金”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紛紛入場“掘金”
近期黃金價格不斷創下新高,一度逼近2400美元/盎司,使得黃金投資成為當前市場熱點。
4月10日,據獲悉,招銀理財“招睿焦點聯動穩進黃金二元看漲3號固收類理財計劃”正在募集資金,該產品將于4月16日成立,業績比較基準為1.65%至3.5%。產品說明書顯示,該產品為固定收益類產品,產品主要投資于固定收益類資產及掛鉤上金所SGE黃金9999的期權等場外衍生品。
今年3月初,興銀理財發行了一只投資黃金的“睿利興成金辰6個月持有期1號增強型固收類產品”,該產品風險等級為三級(中),黃金類資產投資比例中樞在5%至10%浮動,產品結束日期為2029年3月20日。
具體來看,興銀理財該產品主要投資于債權類資產,搭配優先股或結構化資產,同時配置一定比例的黃金資產,精選黃金ETF、黃金主題基金等標的,以期獲得增值彈性。
受黃金上漲態勢影響,“含金”理財產品表現亮眼。比如,招銀理財的一款典型的黃金理財產品“目標盈穩金24月1號”,底層資產配置為80%債券、10%黃金、10%量化中性,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達6.81%。
梳理發現,“含金”理財產品在配置策略上,多采取穩健的投資策略,以債權類資產“打底”,然后主要投資配置上金所黃金Au9999、黃金ETF等掛鉤黃金的標的,以便在控制產品收益波動的前提下實現資產增值。
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得益于今年以來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各家理財公司爭相推出“含金”理財產品,在市場投資熱情較高情況下,更容易受到投資者關注。
“含金”理財產品優劣勢明顯
“黃金最近漲得不錯,階段性投資機會較明確。很多投資者有需求但不會投資,我行這幾天加大了‘含金’產品的推廣力度。不過,目前金價已經很高,投資者在投資黃金市場時,熱情比較高,擔憂也比較多。”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直言。
據獲悉,正是因為投資者對于黃金投資存在“看不懂,難投資,風險大”的顧慮,銀行理財公司探索采取多資產、多策略方式推出“含金”理財產品。比如,在固收產品中加入黃金相關資產的配置,結合了固定收益資產和黃金類資產的優點,風險相對較低。
黃金投資的主要方式有實物黃金、銀行黃金積存業務、黃金ETF等,理財公司推出的“含金”理財產品相較之下有何優劣勢?據了解,目前“含金”理財產品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固收+黃金”理財產品,其中固收資產占比較大,黃金資產占比較小;另一種是掛鉤黃金標的的結構化理財產品,這類產品的收益和黃金走勢相關度較大。
普益標準研究員屈穎分析稱,相較于直接購買實物黃金、參與黃金期貨交易,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投資門檻通常較低,使得更多投資者能夠參與。“含金”理財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多元化的投資方式,能夠分散投資風險。
但同時,“含金”理財產品通常涉及多種資產組合,其收益可能受到其他資產表現的影響,收益水平受限。部分“含金”理財產品可能設有一定的投資期限或提前贖回限制,這可能對投資者的資金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
如何防范黃金投資風險?
黃金投資熱潮襲來,理財公司跟進布局“含金”理財產品。但目前金價已經處于高位,投資者還能否安全“上車”?
市場人士認為,黃金具有中長期投資價值,“含金”理財產品,有助于豐富資產組合、分散風險,在盡可能保持投資風險不會大幅增加情況下,滿足部分投資者對超額收益的需求。但近年來,黃金價格波動有所增大,理財公司須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投資者須警惕投資風險。
“盡管當前金價已經處于高位,但在美聯儲貨幣政策有望轉向寬松的關鍵時點,黃金價格上漲具有較強的確定性?!敝行抛C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黃金也可以憑借其與我國股債走勢較低的相關性,發揮對沖投資風險的作用。因此,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作為兼具確定性、對抗全球通脹能力以及風險對沖能力的大宗商品,黃金依舊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
但也有市場人士提示風險?!包S金市場的價格波動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全球經濟形勢、地緣政治風險等。”普益標準研究員何雨芮表示,理財公司需要從“優化投資組合”“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和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升“含金”理財產品的風險管理水平,確保投資者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何雨芮建議,理財公司應建立嚴格的風險管理體系,對“含金”理財產品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和監控,確保產品的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投資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環境進行綜合考慮,關注市場動態,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