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職近20年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卸任。新加坡總理公署4月15日下午發布文告,宣布李顯龍將在5月15日正式卸下總理職務。屆時,他將正式向新加坡總統尚達曼建議,由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出任新總理。此前李顯龍已多次表達過退職意愿。在去年11月5日,李顯龍在人民行動黨大會上宣布,將在下一屆全國大選前交棒給黃循財,由他領導人民行動黨在下屆大選中爭取人民委托。在2022年4月,黃循財獲得壓倒性支持,被正式推選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導團隊新領導人,成為李顯龍的接班人。
李顯龍:72歲退休
李顯龍生于1952年,是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長子,上世紀80年代起步入政壇,先后擔任新加坡國防部第二部長、貿工部長、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等職。2004年8月就任新加坡總理,連任至今。
對于自己過去20年的從政結果,李顯龍此前曾表示:“我擔任總理近20年,新加坡和人民行動黨經歷了許多艱難險阻,徹底轉變。但有些事從未改變。我們仍然身穿白衣,我們仍然稱呼彼此為同志(comrades),我們仍然對新加坡盡心盡力,我們仍然感受到為人民服務的使命,我們也仍然有責任為子孫后代確保這個小島國安全無虞。這些事在我的領導下沒有改變,在第四代團隊領導下也不會改變。”
因新冠疫情的暴發,李顯龍未能如愿在70歲生日前交棒。他曾在去年表示,“但如果一切順利,我將在明年行動黨70歲生日前交棒。那不是我的生日,就讓我借用吧!”
李顯龍在致辭最后提到自己有幸在成年后一生為國服務時哽咽,一度說不出話來。1992年,李顯龍曾被診斷患上中期淋巴癌,接受化療后痊愈。2015年,在接受手術后,他又成功治愈了前列腺癌。2007年,李顯龍曾表示新加坡不應該有“超過70歲的總理”。2020年7月,李顯龍再次連任總理。
“雖然知道會有交棒的一天,可真的來時,突然會舍不得李總理。”新加坡華人小風表示。
在新加坡總理公署發布文告后,李顯龍隨后在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上發文表示,領導層更迭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重要時刻。他說:“黃循財與他帶領的團隊,在疫情期間努力贏得人們的信任,也通過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與許多新加坡人一起更新了社會契約,為新一代制定了國家議程。”
但一直以來,新加坡已經成為全球居住成本最高昂的地方之一。去年,新加坡房價超過中國香港,首次登頂亞太地區。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院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許利平指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外國移民人數的增加、建筑完工速度放緩,以及年輕人搬出老房子,尋求更大的空間和自由等。
該國政府已經出臺了幾輪降溫措施。去年4月底,由于擔心飆升的房價與經濟基本面脫節,新加坡提高了購房稅。購買住宅物業的本地和外國買家將支付更高的印花稅。
黃循財:曾在七部門任職
據新加坡憲法相關條例,下一次大選最遲將在2025年11月舉行。按照新加坡首兩任總理李光耀和吳作棟當年移交職權的時間表推算,李顯龍很可能在5月13日,即15日交棒的兩天前,向尚達曼遞交辭呈,連同整個政府班底一起辭職,并向總統提議由黃循財接任總理,組建政府。
黃循財也將是新加坡建國近60年來,第二位李氏家族之外的領導人。自1965年成為獨立國家以來,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一直掌權。
此前,李顯龍確認的下一代領導班子的領軍人選是王瑞杰,他也在2019年5月出任副總理,但在2021年4月請辭,理由是考慮到年齡和健康原因,“我的跑道太短了”,希望讓位給更年輕的人選。
資料顯示,黃循財1972年12月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國海南,現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2005年,黃循財被李顯龍看中,出任總理首席私人秘書達3年之久。2011年在李顯龍的鼓勵下,開始步入政壇當選國會議員。
新冠疫情期間,他在2020年1月與時任衛生部長顏金勇聯合領導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負責應對疫情工作。在這期間,他作為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聯合領導人發表過多項重要公告。
有分析認為,正是領導新加坡抗疫工作讓黃循財聲名鵲起。他的曝光率最高,被認為是新加坡平穩應對疫情的關鍵人物。一些新加坡學者認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挑選了一位能夠在不斷變化的危機形勢中保持冷靜、借助縝密的分析帶領團隊、在持續動蕩的經濟中堅定不移地幫助新加坡人的領軍人物。
許利平表示,黃循財至少曾在七個政府部門擔任要職,比如貿工部、財政部、衛生部、教育部、國家發展部、通訊及新聞部,以及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這為他的政治領導生涯累積了豐富經驗。
2022年4月14日,黃循財正式獲推舉成為第四代領導層團隊的領軍者。李顯龍2022年就已明確表示,無論自己是在大選前還是大選后交棒,黃循財都是下一任總理人選。2022年6月6日,黃循財正式升任為副總理,被認為接班人地位更加鞏固。
聯合早報報道稱,今年8月的新加坡國慶群眾大會,將由新總理向該國全國人民發表演說。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