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低空經濟領域的幾則新聞頗為引人關注。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V2000CG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獲得型號合格證,標志著全球首個通過型號合格認證的噸級以上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誕生;中國民用航空局向億航智能頒發了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產許可證,這也是全球eVTOL行業獲得的首張生產許可證。
無人機企業在技術上的持續突破,不僅彰顯了我國在無人機技術領域的進展,也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從全國范圍來看,低空經濟潛力巨大、帶動作用強已經成為各地共識,上海、深圳、天津等多個地市已經開始積極布局低空經濟,不少地方已經出臺了具體支持政策。然而,低空經濟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在無人機制造、適航審定、空域資源管理以及應用場景管理等多方面持續發力。
在無人機制造領域,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是關鍵。當前,以億航、峰飛等為代表的行業頭部企業已經在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要讓無人機在更多領域發揮更大作用,還需持續提升無人機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這就要求各地面向行業前沿,多出臺前瞻性的支持政策,鼓勵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以滿足日益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適航審定是確保無人機安全飛行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我國無人機適航審定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仍需進一步完善審定標準和流程。特別是在面對新型無人機系統時,相關部門應加快制定相應的適航標準,以確保無人機系統的安全性和合規性。同時,適航審定部門還需與制造企業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無人機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完善空域資源管理也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隨著無人機應用的廣泛普及,如何合理規劃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資源,成為擺在各地面前的重要課題。一方面,應優化空域結構,增加低空可飛空域,為無人機飛行提供更多空間;另一方面,還需建立完善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確保無人機飛行的安全與順暢。
盡管無人機已在農林牧漁、娛樂航拍、物流配送等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由于不同場景下的飛行需求和安全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制定具體的飛行規則和管理辦法。同時,還需加強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協調與合作,共同推動無人機在各領域的深度融合與應用,不斷搶占低空經濟發展的新賽道。
低空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支撐,更需要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主管部門應出臺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規,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地方政府要為低空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加快產業鏈上下游布局;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只有加強頂層設計,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保障,才能讓低空經濟真正釋放出巨大潛力和活力,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