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同意建設印臺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批復》,同意銅川市依托陜西銅川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定名為印臺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享受省級高新區相關政策。
印臺周陵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實景圖
印臺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規劃面積157.9103平方公里,其中科研試驗、示范農業用地面積156.6999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2104平方公里。
印臺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中的周陵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是全省第一批授牌的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先后獲評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省級蘋果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省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等多項榮譽,被國家農業農村部、科技部先后認定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和“陜西銅川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科技部《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工作指引》,陜西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陜西省科技廳《陜西省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認定管理實施細則》等政策文件印發之后,銅川市委、市政府搶抓機遇、迅速行動,依托周陵“國字號”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基礎,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的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推進會議研究創建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并于2021年3 月向陜西省政府報送了創建省級農高區的請示,由此拉開了銅川市農高區建設的序幕。
創建過程中,印臺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深入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動對標定性定量指標,突出以“園區大建設、農業大發展”為抓手,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統籌推進園區基礎設施提升、農業產業延鏈補鏈、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創建工作。
堅持規劃為先,高起點謀劃發展思路。聘請專業規劃團隊,根據“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編制了印臺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印臺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從原來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的12.3萬畝拓展到23.7萬畝,覆蓋面從3個鎮(街道)10個行政村擴展到4個鎮(街道)19個行政村。
堅持產業為主,高標準探索引領示范。緊扣現代果業、高效畜牧業、現代種業、設施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五個重點領域,構建了“育種、苗木、畜禽、蔬菜、特色水果、休閑觀光”六大農業板塊,形成了“果、菜、肉、蛋、奶”五大農產品生產體系,農業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
堅持創新為導,高質量提升研發水平。始終把“科技賦能、融合創新”擺在前面,主動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實施“創高”行動計劃,出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區的決定》等指導性文件,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科技型企業引進培育和科研基地設立孵化,不斷提升園區科技創新研發水平。
堅持以民為本,高效率推進農民增收。聚焦聯農帶農和村集體經濟,培育新型經營主體100家,生豬產業鏈帶動全區72個村集體經濟實現分紅收益。園區入駐企業帶動1000余人實現就業,2023年園區周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500元、增長17.78%。同時,統籌推進產城互促、城鄉融合和農業綠色化發展,帶動生產生活生態有機統一。
印臺區將以獲批全省首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為契機,以渭北旱塬生態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畜牧業為主導,以科技創新和數字農業為支撐,搭建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加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著力建設陜西現代農業創新驅動先導區、渭北旱塬農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數字鄉村和產城融合試驗區、畜果生態循環經濟示范區,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