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的陜北大地,綠色掛滿枝頭,羊子絨毛也迎來了換季時節!4月17日,由陜西靖邊縣畜牧服務中心組織的20多名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榆林學院的學生來到靖邊縣黃蒿界鎮五合村,對當地核心育種戶種羊的絨毛、身高、耳部組織等進行樣本采集,做最新基因數據分析,為種羊養殖戶今年接下來的羊子“選美”提前做科學規劃。
家住黃蒿界鎮五合村的許耀宏是陜北白絨山羊種羊養殖戶,具有20多年養殖經驗的他,深知科學技術對于養殖的關鍵作用,對于此次靖邊縣畜牧服務中心組織高校學生對他家種羊進行樣本采集,他連連稱贊。
靖邊縣黃蒿界鎮五合村養殖戶許耀宏說:“ 過去我們選育種羊是通過肉眼觀察它(羊絨)的好壞、產量,實際上選育羊的標準和產羔下來得幾年,現在我們通過科學引導,一年之內可以從基因上決定這個羊的好壞,我們就能選定這個羊可不可以留, 可不可以推廣?!?/p>
據了解,給陜北白絨山羊做品系鑒定,是通過基因組選擇技術,對陜北白絨山羊進行基因型和表型數據分析,以提高羊子育種效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教授王喜宏說:“當積累了一定的參考群體之后,小羊一出生我們就可以預測它長大以后是不是有可能有細絨,是不是有可能快大,這樣就可以對羊進行早期、快速、準確的選擇。一方面養殖戶可以節約大量的青年公羊的養殖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早期選擇有利于減少選擇的待時,提高育種效率,加快育種進程,有利于促進陜北白絨山羊快速準確的育種。”
黃蒿界鎮是陜北白絨山羊種羊核心育種地,當地把陜北白絨山羊種羊產業發展作為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該鎮在良種繁育、基礎設施、產業融合、機制保障方面取得穩步發展。
黃蒿界鎮長喬立說:" 我鎮以'一鎮一園',人工授精和品系鑒定為抓手,立足一個羊子產業園、兩個核心育種村、五個核心育種場、以及50戶核心育種戶為產業基礎,提高良種覆蓋率,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打造陜北白絨山羊良種繁育示范強鎮。"
靖邊縣是畜牧大縣,也是羊子養殖大縣,截止2023年底,全縣羊子飼養量為204.5萬只。其中,陜北白絨山羊飼養量為168萬只,全年實現羊產業總產值14.8億元,占畜牧業總產值的60%,養羊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羊子產業成為我縣特色優勢產業。
靖邊縣畜牧服務中心主任王生明說:“近年來,我們注重培育細長絨型陜北白絨山羊品系,每年春季開展普查鑒定這項工作,通過我們對每只羊子的生產性能的測定來組建核心育種場、核心育種戶,提高陜北白絨山羊的供種能力,最終的目的,就是逐步將我縣打造成陜北白絨山羊良種羊繁育基地和陜北白絨山羊優質羊絨生產基地?!?/p>
來源:中國農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