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yè)是民生之本,每個人都有用雙手創(chuàng)造幸福的權利,殘障人士也不例外。如何幫助殘障人士解決就業(yè)難題,對于這個問題,位于榆林市橫山區(qū)的橫美味蛋糕店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午后的蛋糕店里,客戶并不是很多,工作間里,幾名面包師正在制作著牛角面包。揪下一小塊發(fā)好的面團,揉成長條,用搟面杖搟開,放入餡料,仔細包好,擺放整齊,送入烤箱……操作一氣呵成。幾名師傅雖然交流不多,卻配合默契,行云流水,不到半小時的時間,一個不起眼的大面團就變成了一袋袋香噴噴的牛角面包。一切顯得安靜又有序,如果不是偶然間的一個手語交流,很難讓人聯(lián)想到這是一家由聽障人士作為絕對主力的蛋糕店。
此時,店員劉建梅在收銀臺前,仔細把一袋袋牛角面包扎好口子,擺上柜臺,等著顧客前來挑選。作為這里“最會說話”的店員,劉建梅不僅承擔著擺放面包的工作,更要在顧客上門時擔任起“導購員”。
“我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我很著急。是馬老師又一次幫助了我,我才找到了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橫美味蛋糕店店員劉建梅繼續(xù)說,“2019年,學校成立了這家蛋糕烘焙坊,在蛋糕店,我可以學到更多技術,還可以在學校教同學們做面包和蛋糕。”
劉建梅所說的“馬老師”,便是榆林市橫山區(qū)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馬曉琴,2019年,為解決殘障學生的就業(yè)問題,經過四處調研、多次考察,馬曉琴帶領全體教師共同集資,開起了這家“橫美味”蛋糕店。
據了解,除店長王濤外,在這里上班的其他4位店員均為聽障人士,和店員劉建梅有著相似的經歷。他們的世界里沒有聲音,只有綿長的麥香,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心心向往。經他們的雙手做出的蛋糕和面包種類多樣,口味各異,樣式精美,香氣撲鼻,深受周邊顧客的喜愛。
“這家店自開業(yè)以來,我一直是這里的顧客,雖然身體上有所殘缺,但是他們做出來的蛋糕是很好吃的,為他們點贊。”邵女士買蛋糕店時說。
如今,橫美味蛋糕店不僅贏得了一眾老顧客的的認可和支持,他們生產的愛心餐包、蛋糕也走進了周邊各大企事業(yè)單位、鄉(xiāng)鎮(zhèn)和校園。這里不只是幫助聽障人士就業(yè)的“無聲”蛋糕店,還是榆林市橫山區(qū)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的職業(yè)技能實訓基地。
橫美味蛋糕店店長王濤說:“我們學?,F在有好多孩子做糕點的技術相當好。娃娃們能把技術都學好,將來去外邊自己開一個店。這就是我們對以后的希望。”
目前,橫美味蛋糕店累計培養(yǎng)出了56名糕點師,學校每周都會組織學生來這里上烘焙課,讓學生們在這陣陣麥香中學到一技之長,將來自食其力,用雙手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