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水,歲月如歌。
4月24日是世界閱讀日。在全國人民沐浴在全民閱讀之風中,感受偉大祖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淀之際,新華人也迎來了一年一度最值得慶祝的日子。
2024年4月24日,新華書店87周歲了。
87載崢嶸歲月,新華書店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新華書店發祥地延安清涼山舊址
根據《中國新華書店社會責任報告書(2022年)》顯示:截至2022年度,
新華書店網點總數13531個,
門店總營業面積達437萬平方米,
數字的背后,是10.85萬新華書店人夜以繼日的付出,87年如一日的堅守。
從獨輪車到面包車,從城市到深山,從清晨到深夜,無論條件有多艱險,無論時間有多緊迫,只要人民群眾有需要,新華人永遠出現在第一線。
我驕傲,我是新華人;我是新華人,我驕傲!
在“全民閱讀”被11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今天,在“深化全民閱讀”之路上,作為圖書發行主陣地和主渠道,新華書店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持續推進城市書店智慧化升級,
多業態融合發展。
持續加強縣級門店、鄉鎮網點建設,
不斷提高運營和服務水平。
持續拓展網絡發行渠道,
構建多媒體營銷矩陣。
新華書店與新中國同呼吸,與新時代共命運,在文化強國的建設中,持續發光發熱,以“新華書店”的金字招牌,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為己任,快步向前,使命在肩。
窯洞里一枚小小的圖章
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是刻在新華書店人基因中的那抹艷麗的紅,也是87載崢嶸歲月,從延安清涼山出發,一代又一代新華書店人的底色和初心。
1937年,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同年4月,在延安清涼山萬佛洞中,新華書店誕生了。據說,最開始它還有個名字,叫做“新華書局”,當時中央黨報委員會發行科在萬佛洞底層的一個小石窟里開設門市部,為了方便對外聯系,發行科刻制了一枚木質長方形的圖章,并用新華書店的名義開票和結算貨款。
1939年9月1日,毛澤東同志題寫了“新華書店”四個大字,作為店招懸掛在書店門額之上。
1939年9月1日,延安北門外新華書店門市部正式開業。新華書店遷到延安門外新址后,增加了書報刊銷售品種,充實了人員和機構,還設立了發行、進貨、門市、會計等科室。很快,隨著出版的書籍和發行戰士的腳步,新華書店走出延安,走向全國。
1940年初,中共中央出版發行部將新華書店改名為新華書店總店,負責陜甘寧邊區圖書、期刊、貨幣、糧票、文件等編印發和組織協調全國的出版發行工作。1948年,河北省平山縣銀行發行的第一批人民幣,就是由新華書店印刷廠印刷的。
新華書店第一門市部
1940年3月在山西省興縣成立的新華書店,是延安新華書店總店首家分店。
1948年12月,毛澤東同志在西柏坡重新題寫了“新華書店”四個大字,并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2月10日,北平第一家新華書店在王府井大街原國民黨正中書局、獨立出版社舊址開業。
1949年新華書店哈爾濱分店
從分散到統一構建幾代人共同的文化記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華書店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局面。1949年10月,全國新華書店第一屆出版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作出了《關于統一全國新華書店的決定》。正是以此為基礎,之前被戰爭分隔的各地新華書店開始由分散走向統一。
1951年1月1日,新華書店總店正式成立,對全國各分支店的人、財、物實行集中統一管理。而截至上世紀50年代末,在全國各縣基本上成立了由各級黨委宣傳部直接領導的新聞出版、宣傳文化機構。
幾乎同一時期,新中國的文化建設拉開序幕。從農村掃盲、《婚姻法》的發布到《新華字典》的發行,新華書店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農村發行網絡也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來。
舊時人們排隊買書的盛況
現在的人可能很難想象,20世紀人們起大早排長隊,只是為了到新華書店買一本書,但事實的確如此。以“文革”的結束為分水嶺,隨著高考自學叢書和文學名著的發行,新華書店再度成為社會的焦點,數不清的年輕人懷著對知識、科技最美好的夢想和渴求,守在新華書店門口的長隊里,等著買教輔書、參考書,那個時期的新華書店也成為一代人念念不忘的記憶。
持續創新構建新時期文化新高地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新華書店不斷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業務結構,創新發展業態,努力提升整體實力和服務水平,把發行網點開辦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開創了圖書發行史上流動供應和上門售書的服務新舉措,成為以圖書發行為主營業務、多業態發展的國有文化企業中堅力量。
新華書店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主業、促轉型、求突破,推動企業生產經營工作提質增效,業務發展穩中有進。面對疫情的嚴峻考驗,新華書店多措并舉,線上線下齊發力,在嚴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滿足廣大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為讀者提供了安全的讀書購書環境。在企業穩步發展的同時,新華書店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重點圖書發行、賣場升級改造、網點布局建設、全民閱讀推廣、公益扶貧捐贈等方面,都體現了國有文化企業的責任擔當。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新華書店,深植紅色基因,砥礪新華精神,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這種堅守了87年的光榮傳統已融進新華書店人的血液,貫穿于每個新華書店人的行動中。也正是有了這種精神,新華書店才能自強不息、永葆青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健康發展。幾代新華書店人在黨的領導下,傳承紅色基因接續奮斗,肩負時代使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87年來,新華書店始終傳承紅色基因,始終堅持正確方向、堅定立場,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傳播科學真理、弘揚先進文化,教育引導群眾、凝聚奮進力量,堅持讀者至上、服務群眾,及時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到千家萬戶,把教材送到億萬學生手中,把科學文化知識提供給廣大讀者,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作出了卓越貢獻,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凝聚了強大力量。87年來,新華書店不斷發展壯大,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有力推動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祝福新華書店,祝福每位新華書店人,
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