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合作會議第六次會議26日在香港舉行,會上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上海臨港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三方在新能源數字化領域的深入合作正式啟動。
根據備忘錄,三方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及共贏原則,在臨港新片區建設“電池數字化技術平臺”項目。該項目將通過聯合上海市民非伏達儲能數字化研究院打造滬港科創共同體,推動國際新能源數字化及新能源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引入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技術與經驗,該項目將構建集先進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化學計算方法和電化學仿真模型于一體的多尺度數字化平臺,服務新能源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上述電池數字化技術平臺可以幫助企業脫離原本依賴實驗的試錯式緩慢發展路徑,通過建立數字化標準打通行業鏈條上不同環節之間的壁壘,解決能量密度和電池安全性等挑戰,提升電池產品開發的效率,降低研發成本,并最終建立電池數字化標準和安全評價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數字化中心。
此次合作將深化滬港兩地在科技創新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并帶動未來新能源行業的技術轉型和產業升級。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表示,臨港新片區是國家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上海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近年來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產業,著力打造世界級的產業集群。此次合作將發揮臨港的產業優勢和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技術優勢,為電池數字化技術的科研探索和產業化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臨港集團副總裁劉偉表示,新材料、新型儲能是臨港新片區兩大重點未來產業方向。集團將協助促進電池數字化技術平臺發揮好功能,用好臨港優勢產業基礎,積極探索開拓相關場景。
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陳冠華表示,此次合作是香港與上海在高科技領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不僅能夠推動技術創新,還將促進兩地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度融合和共贏發展。未來將繼續推動香港與全世界各合作方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助力香港成為世界級創新及研發中心。
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HKQAI)隸屬特區政府重點發展的世界級百億創科平臺“InnoHK”,由香港大學與加州理工學院于2020年聯手創立,專注于AI與量子化學領域的創新應用。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