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召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金融工作推進會。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將有力促進投資和消費,既利當前、更利長遠。在各類支持性政策中,“優化金融支持”作為重要的一環,對推進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意義重大?;诖耍P者認為,金融業不同主體宜從三個層面發力,以激活市場主體“換新”的潛力。
其一,豐富金融供給。根據國務院3月7日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設備更新主要涵蓋鋼鐵、化工等重點行業,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教育文旅醫療設備等領域;以舊換新主要涵蓋汽車、家電、家裝消費品等領域。綜合看,設備更新普遍需要長周期、大規模的信貸資金支持,以舊換新則更需要個性化的信貸資金支持,這都需要金融業進一步豐富金融供給,提升差異化服務能力。
具體而言,金融機構需要推出更多針對“換新”的場景化、個性化產品和服務。例如,為滿足特色場景金融需求,有銀行推出了“設備采購貸款”“小企業設備貸”等特色貸款,針對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家裝家電等耐用品,推出了各類消費分期服務。另有銀行通過“貸+債+股+代+租+顧”的全口徑融資手段,支持設備更新。
其二,降低金融成本。金融成本是影響企業和個人“換新”決策的重要因素,有效降低金融成本可激發市場主體“換新”的積極性。而降低金融成本主要有兩大途徑:一是在再貸款等政策的支持下,金融機構通過對信貸風險的科學定價,適度降低信貸利率。由于“換新”涉及的行業跨度大,既涵蓋傳統產業,也涵蓋新興產業,不同行業風險特質各異,這對金融機構精準定價能力提出高要求。二是規范服務收費,金融機構需要按照減費讓利、合規收費、公開透明等原則合理降費。
實際上,在上述政策發布后,一些城商行迅速推出了“金融朋友圈”協同發力模式,即銀行通過與旗下公司或合作金融機構建立“銀行+金融租賃”“銀行+擔?!薄般y行+保險”的全生態金融服務模式,這種模式提升了金融賦能合力,強化了內外部風險信息共享和風險控制管理能力,實現了降本增效。
其三,提升金融服務的觸達率和便利性。近期,部分銀行通過線上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方式提升對消費場景的滲透率,提高客戶觸達率,另一些銀行則通過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各類金融機構、各方中介機構的合作,以提高客戶觸達率。
《方案》明確提到,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由此可見,金融機構參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大有可為。
總之,對金融機構而言,積極參與“換新”,既有利于優化信貸投放結構,也有利于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對我國實體經濟而言,加大金融對“換新”的支持力度,可以進一步擴大內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幅提高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