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國內的課程主要集中在藝術管理等方面,更多的是專業內部的學習,但與市場方面的接觸明顯不足。在北愛爾蘭奧斯特大學的課程,更多集中在藝術產品的市場推廣和市場分析上。這正好彌補了我在國內所受教育的不足,對我將來利用市場力量推進中國戲曲文化的國際化有明顯的幫助。”一位來自中國戲曲學院的黃姓女留學生說。黃同學在國內大四時,按照中國戲曲學院與奧斯特大學的聯合培養協議,交換至奧斯特大學留學一年。
在奧斯特大學就讀機械專業的喬姓同學有相同的感受。“在奧斯特大學就讀,需要學生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你需要自己主動學習,才能跟上老師的節奏和內容,才能有效參與到相關的討論中。而且,這邊教師組織的相關討論也更具有開放性。而國內的教學相對來說更為扎實,知識點掌握得比較牢靠。這兩種教育方式可以說是各有所長,優勢可以實現互補。”來自陜西技術學院的喬同學說。奧斯特大學與陜西技術學院已經合作多年。奧斯特大學在陜西技術學院設有一個分院,招收的學生在大三和大四時將到奧斯特大學就讀兩年,畢業后同時持有這兩個學校的畢業證書。
不止是中國學生有這樣的感覺,奧斯特大學的老師也對中英大學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贊譽有加。“我們能為學生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鼓勵他們接觸來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擴大英國學生的國際視野和文化體驗。我四月初剛從北京和湖北訪問回來。對我來說,此次訪問,我得以切身體驗和感受中國文化,這種沉浸式體驗與書籍閱讀感受非常不同。我們學校這些年與中國高校的交流和合作是至關重要的。”奧斯特大學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湯姆·馬奎爾(Tom Maguire)教授說。
對于和中國高校加強交流與合作,北愛爾蘭的政界也同樣持有類似的積極看法。在5月1日召開的“中英/北愛教育合作論壇”上,北愛爾蘭議會議長埃德溫·普茨(Edwin Poots)指出,為更好地推進全球化,更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對話至關重要。中國與北愛爾蘭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就是一部分。通過教育合作,中國與北愛爾蘭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和分享各自的經驗,促進相互學習的潛力,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機遇。
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在出席論壇時指出,中國始終致力于教育開放和國際交流。實踐證明,中英教育合作是互利共贏、前景廣闊的。中國留英學生不僅豐富了英國校園的文化多樣性,也為英國的教學和科研做出了貢獻。同樣,在中國的英國學生也為中國的教育做出了貢獻。
目前有近20萬名中國學生在英國留學,其中2000多人在奧斯特大學和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學習。2013年以來,已有超過6.7萬名英國學生到中國學習或參加實習項目。同時,中國相關高校與北愛爾蘭高校的合作共建正在穩步推進中。5月1日,湖北師范大學與奧斯特大學簽署協議,共建教育語言文化交流中心。此前,中國戲曲學院已經和奧斯特大學共建中國藝術與文化教育中心(CACE),成為推廣中國傳統藝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另外,奧斯特大學與北京電影學院的相關合作也在推進中。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