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間,雖然國際糖價如市場預期的那樣呈現震蕩偏弱運行態勢,看似行情波瀾不驚,但相關熱點還是不少。其中,俄羅斯政府當地時間5月3日發布臨時禁令限制食糖出口,備受市場關注。
眼下,雖然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的食糖數量較小,但由于我國食糖供應對外依存度較高,在當前俄烏沖突延續、印度等食糖出口國政策多變、國際市場乙醇需求強勁之際,“俄羅斯政府暫時禁止食糖出口”這一突發事件也要引起重視。
俄羅斯政府臨時禁令限制甘蔗糖、甜菜糖和化學精制糖出口
俄羅斯政府當地時間5月3日發布臨時禁令,在2024年8月底之前限制甘蔗糖、甜菜糖和化學精制糖出口。
俄羅斯政府當天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消息稱,為維護國內食品市場穩定,俄羅斯政府決定針對甘蔗糖、甜菜糖和化學精制糖對外供應采取限制措施。與此同時,在禁令實施期間,允許向歐亞經濟聯盟國家出口一定數量的食糖。其中,允許向亞美尼亞出口2.8萬噸,向白俄羅斯出口0.5萬噸,向哈薩克斯坦出口12萬噸,向吉爾吉斯斯坦出口2.85萬噸。出口配額由俄羅斯農業部分配給相關企業。另據塔斯社報道,4月5日,俄羅斯經濟發展與一體化問題政府委員會關稅和非關稅調節及外貿保護措施分委會批準了關于臨時禁止食糖出口的決定。
近年來,全球食糖、小麥、大米、油脂等農產品市場不斷出現主產國或主要出口國限制相關農產品出口、提高出口關稅等措施。面對全球糧、棉、油、糖供應鏈的持續波動,特別是局部政治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強、主要農產品產區天氣多變等,相關國家或地區出臺的限制性措施,均會對全球農產品供應鏈及價格產生重要影響。
巴西增產利于國內糖價穩定
我國主要從巴西、印度、泰國等國家進口食糖,當前巴西不僅正處在新榨季關鍵的開榨期, 而且產量不斷增加,十分有利于我國食糖進口成本的降低,以及國內糖價的平穩運行。
當前巴西甘蔗主產區天氣整體偏干旱,有利于糖廠順利開展甘蔗壓榨。同時,由于糖價較高,糖廠提高了甘蔗壓榨食糖的比例,預計短期內巴西食糖產量繼續維持在高位,會對全球糖價形成一定壓力。另外,印度的甘蔗乙醇生產數量及出口政策仍存在一定的變數。相關市場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4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區甘蔗入榨量為1581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385.5萬噸增加了195.5萬噸,同比增幅達14.11%;制糖比為43.64%,較去年同期的38.01%提高了5.63個百分點;產糖量為71萬噸,較去年同期的54.2萬噸增加了16.8萬噸,同比增幅達30.97%。
“從國內2023/2024榨季糖市運行態勢看,整體呈現糖廠庫存不大、產銷好、市場心態好的特點。”李海表示,2023/2024榨季國產糖增產明顯,但市場需求也較為強勁,整個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預計2024/2025榨季國內糖料種植面積穩中有增,國內糖市場供應有保障、價格穩定是可以期待的,市場主要變量來自進口數量的增減和國際糖價的漲跌。
據了解,截至2024年4月底,我國2023/2024榨季基本結束,預計最大的主產區——廣西產糖量為619萬噸,同比增加92萬噸。此外,2024年4月18日,海關總署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聯合發布了《關于調整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區外加工貿易食糖管理措施的公告》,自2024年7月1日起,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區外加工貿易食糖的管理措施予以調整。此舉釋放了嚴控食糖進口的政策信號。此舉主要是為了規避此前不法進口商的各類規避納稅行為,對此前出現的“鉆空子”作出更詳細的管理規定。
(來源: 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