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資金規模大,但項目篩選、確定不能隨意,要嚴格把關、優化投入方式,重點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項目,實施全鏈條全周期管理。隨著管理的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國債在促進籌集財政資金、豐富個人投資渠道的同時,在宏觀調控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儲蓄國債“一債難求”、去年四季度增發萬億元國債加快安排使用、今年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前期準備工作有序推進……近期,一系列熱點廣受關注,反映出國債在經濟運行中的影響力日益提升。
國債的首要功能是籌集財政資金。通過發行國債彌補赤字,可以有效擴大財政支出,支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主要體現在用好財政政策空間,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優化政策工具組合,綜合運用赤字、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稅費優惠、財政補助等多種政策工具。其中,中央財政赤字33400億元、發行10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此外,2023年增發的國債資金中,大部分資金結轉在今年使用。這些萬億元級的國債資金,有效支持加大支出強度,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特別國債的發行使用是今年宏觀政策的一大亮點。按照安排,今年我國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具體看,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提升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等領域建設,既推動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進程中一系列大事要事難事的解決,又可有力應對當前有效需求不足問題。特別國債的定向發力,宏觀調控作用明顯。
此外,國債工具的運用有利于優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結構。在地方政府債務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適度增加中央杠桿,有利于緩解地方財政支出壓力,緩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今年全國財政赤字規模比上年年初預算有所增加,而且超長期國債有一部分也將轉移支付給地方使用,起到了優化結構、提高效能的作用。
今年的國債發行和使用正在提速,各地也正在積極謀劃、實施國債項目。這個過程中,效益和安全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國債資金規模大,但項目篩選、確定不能隨意,要嚴格把關、優化投入方式,重點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項目,實施全鏈條全周期管理。加強對資金分配、下達和使用的全過程監管,確保規范、安全、高效使用。此外,要合理安排國債、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規模和節奏,節省資金成本、提高資金合力。
國債更好發揮功能作用,還要強化政策協同、部門配合。保障債券市場平穩有序運行,需要加強財政、貨幣政策協調配合。比如,央行綜合運用多種工具投放流動性進行支持,精準對沖發債因素的短期影響。同時,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
國債的運行更要注重安全,牢牢守住風險底線。國債不僅要償還本金,還需要支付利息,要合理安排發行規模和結構,有效防范債務風險。
國債恢復發行走過了40多年的歷程。隨著管理的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國債在促進籌集財政資金、豐富個人投資渠道的同時,在宏觀調控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