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家“萬企興萬村”行動號角吹響,陜煤龍華礦業公司與神木市沙峁鎮石角塔村實現村企聯建。龍華集團賀江林開始扎根農村,立足農業,攜手農民,帶領公司團隊學技術、搞創新,發展生態種植區,成為神木市鄉村振興道路上的“領頭雁”。
產業興旺,“人”是操盤手。2021年龍華集團通過沙峁鎮石角塔村村集體流轉了村里1000多畝撂荒土地,成立了龍華振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賀江林擔任公司總經理,同時也被神木市政府聘為第一批“村集體經濟發展顧問”。他經常和村委班子成員走訪調研、開座談會,探討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先后多次聘請農業專家、技術人員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為基地種植培養人才。“自2021年以來,我就把這里當成我的家一樣,從項目的開工建設到春耕、夏管、秋田的收獲,我都一直在這里?!辟R江林說。
賀江林初次來到石角塔村時,正值春季,這里風沙很大,四周一片荒涼?!皼]有住的地方,我們買了兩個集裝箱鐵皮房子,大家都擠在那兒,房子里面像蒸籠一樣熱。集裝箱邊搭一個小涼棚,就是做飯的地方?!辟R江林回憶起剛來石角塔村的時候,緩緩說道:“每當吃飯的時候,工人們端著飯碗在集裝箱僅有的一米多陰涼下面蹲著吃飯,我當時看了以后,確實是很心疼工人們?!?/p>
蔬菜大棚建起以后,工人們搬到了大棚旁邊的耳房,住宿條件改善了,賀江林終于能放心一些?!暗?023年9月,辦公樓修建起來以后,工人們坐在飯廳吃飯、看電視。我們配備了洗澡間、衛生間等設施,到現在工人們是非常滿意?!辟R江林高興地說。
“一開始單位把我派到這兒來的時候,當時心里邊也沒有譜,以前對農業并沒有接觸,有種老虎吃天無法下手的感覺,不知道應該怎么去開這個頭。”賀江林談到剛來石角塔村時他的內心十分迷茫。無專業人員可用,他就帶隊去山東壽光聘請技術員,返聘本地農業人才,積極推進“師帶徒”、“田間授業”、“輪崗選才”等人才培養辦法,截至目前已經累計培訓農工人員400余人,真正為鄉村人才“輸血”,匯聚鄉村振興人才力量,為鄉村振興打造引擎,夯實基礎。
大棚種植與管護在提升土地價值的同時,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大量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據悉,龍華振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長期雇用本地村民完成日常的定植、管護、修剪等工作,每天有50-60名工人在大棚中進行各項作業。賀江林介紹:“農忙的時候能達到80-90人,工人一年能掙到7萬元,跟上師傅學出來技術的工人,能掙到10萬元。”龍華振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每年支付工人工資總額達到460-480萬元。同時村集體每年土地租賃費收入達50萬元,村民除了打工掙工資,還能把羊糞賣給龍華振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來增加收入。
“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路上,科技創新必不可少。誰掌握了科技創新,誰就掌握了主動權。抓住了就是契機,錯失了就是危機。”賀江林說道,為此,他去農業先進大省考察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引入先進農業設備、尋找種植技術人才。由他帶領設計鋪設的迷宮灌溉系統,水資源有效利用率可達95%。
2023年,龍華振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玉米畝產達1500多斤,產出蔬菜160多萬斤。蔬菜大棚從開始的20座,增加到現在的50座,而且一年四季都在循環產出,農副產品全部供給龍華集團餐廳和職工,無論在口感、營養、健康方面,都得到了職工的認可。
“ 種植現在有了初步的成果,我還想以后再發展養殖業,將種植業與養殖業有機結合起來,以種植業帶動養殖業發展,種養結合可以減少化肥的使用,降低農業對環境的污染,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賀江林對未來發展信心十足。
在賀江林的帶領下,截至目前公司蔬菜累計產量已達400萬斤。他的努力成果也得到公司內部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認可。每年約百余個社會團體前來參觀考察,公司先后被評為“神木市人才引領鄉村振興示范點”“陜西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項目”“農村科普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