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農村部推介發布了“2024年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名單,共遴選出10項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150個主導品種和150項主推技術。楊凌示范區多項成果入選,包括1項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4個主導品種和2項主推技術。
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旱地綠色智慧集雨補灌技術”
針對旱地水資源短缺、供水保障不足等問題,依托陜西省農業節水技術體系,采用物聯網、大數據、深度學習、模型模擬和智能決策等手段,集成光伏發電提水和高效灌溉補水等技術,根據作物需耗水規律進行實時補灌,研發出旱地綠色智慧集雨補灌技術,實現了降水資源就地攔蓄和錯季利用,充分挖掘了雨水資源潛力,增加了旱地農田糧食產能。
農業主導品種(小麥)——“西農511”
因其高產、抗病、優質強筋及適宜區域廣等優點,連續兩年入選小麥主導品種,年推廣面積達900萬畝。
農業主導品種(小麥)——“偉隆169”
因其優質強筋、高產穩產、綜合抗逆性好等特點,高產田塊畝產可達1600斤,先后入選陜西省主栽品種、河南省主導品種,連續兩年入選小麥主導品種,年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
農業主導品種(水果園藝)——蘋果“秦脆”
因其單產高、抗逆性強、品質佳、豐產性強、抗寒性強等特性,再次入選17個水果園藝主導品種。
農業主導品種(油料)——“秦優1618”
因其“桿硬抗倒產量高、角粗粒大出油多、耐寒耐旱耐鹽堿、耐密耐晚宜機收”等優勢,連續3年入選全國油料主導品種,年推廣面積136萬畝,有力促進了黃淮地區油菜產業發展。
農業主推技術(畜牧類)——“北方地區舍飼肉羊高效繁育技術”
針對北方地區圈舍投入大、單胎產仔率低、集約化程度低、產業鏈不健全等問題,通過集成整合基因組早期選擇技術、繁殖母羊常年均衡營養技術、哺乳期母子一體化營養管理技術、哺乳后期短期優飼、哺乳羔羊早期補飼等技術形成了肉羊兩年三胎、一胎多羔的高效繁殖技術體系,實現了絨山羊和灘羊“235”高效繁殖生產,使肉羊母羊繁殖效率顯著提高。
農業主推技術(資源環境類)——“旱作農田攔提蓄補‘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
針對旱區降雨時空分配不均、農田水分供應不足和降水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開發出“溝道壩攔水(攔)+光伏發電提水(提)+水窖高位蓄水(蓄)+節水 灌溉補水(補)”的“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顯著提升糧食作物和經濟林果產量與水分利用效率,有效緩解了干旱缺水這一制約旱作農田產能提升的瓶頸性難題。
楊凌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近年來,以打造旱區種業硅谷為目標,深入推進區校融合,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發展需求,先后組建楊凌種業、果業、畜牧等6個產業創新中心,建立干旱半干旱地區小麥、玉米、油菜、馬鈴薯、蘋果等生物育種技術體系,培育偉隆、榮華兩家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近三年示范區審定登記新品種379個,國審小麥玉米品種42個,占全省80%以上。先后引進先正達、登海、良科等國內外知名種業企業,積極開展農業育種科技創新,有1000多名科教人員從事育種研究工作,擁有省部級以上種業創新平臺66個,集聚種業企業近百家,僅小麥和玉米的系列新品種在河南、安徽、江蘇等地累計推廣面積超過8.5億畝、增產430億斤,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陜西網咸陽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