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雞市渭濱區開展省級主流媒體渭濱采風暨座談會,媒體代表先后走進品農上川有機農業體驗園、渭濱區金耳產業園、秦嶺四季春田園綜合體以及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六號工程,感受自然與文化的和諧共生。
據介紹,2023年以來,按照寶雞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安排,渭濱區立足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區位交通和消費市場等資源優勢,以突破都市旅游八項舉措為抓手,推動吃、住、行、游、購、娛要素聚集,力促文、旅、商、體深度融合,都市旅游核心區建設取得新成效。
走進渭濱,青銅器博物院收藏著1500余件商周時期的珍貴青銅器,其中“何尊”上刻有的“中國”二字,見證了中華民族文字的最早起源;渭濱還是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休養生息之地,神農陵景區坐落在常羊山之巔,清姜河畔,自然風光與人文情懷交相輝映,讓人在靜謐中感受神農氏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恩賜。
品農上川有機農業體驗園:綠色智慧的農業探索
品農上川有機農業體驗園,距離寶雞市區僅15公里,占地35畝,是一個集智慧農業、有機種植、農業研學于一體的綠色生態樂園。這里采用智慧灌溉、數字農業技術,建設標準化的綠色蔬菜和水果基地,提供有機食品的同時,也為游客提供了近距離接觸自然、體驗農耕文化的機會。游客們可以在一平方有機蔬菜技術研究種植試驗區動手實踐,在一分田種植農耕體驗中感受耕作的樂趣,或是在自由種植農業研學中學習有機農業知識,深刻理解綠色農業的重要性。
渭濱區金耳產業園:科技與傳統的完美融合
渭濱區金耳產業園,位于上川村,占地20畝,專注于金耳產業的智慧化發展。園區內的食用菌智慧云艙實現了無人化生產管理,結合秦嶺的自然優勢,打造出高品質的金耳產品。金耳產業與“晁金兒”IP的結合,不僅豐富了產品線,還帶動了周邊旅游和文化推廣,形成了“食用菌+康養”的特色餐飲產品鏈,展現了“特色產品+文化+生態”的發展模式。
六號工程:歷史的見證與鄉村振興的新生
六號工程,作為一處承載著特殊歷史記憶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記錄了上世紀70年代特殊時期的備戰歷史。它隱藏于上川村的深林之中,通過保留原貌的展廳,講述著檔案人的艱苦奮斗故事,展示了檔案工作的發展歷程。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六號工程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成為了一個集參觀、研學、團建活動于一體的教育基地,激發著人們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憧憬。
秦嶺四季春田園綜合體:文旅融合“融”出振興新畫卷
秦嶺四季春農文旅融合項目位于渭濱區神農鎮太平莊村一組。神農鎮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立足鎮域資源稟賦,引進秦嶺四季春項目,以農耕研學、采摘體驗及帳篷營地、特色美食為主的田園特色文旅融合項目。項目分為三期建設。一期為田園體驗區,目前已經建設完成;二期為特色美食區,打造地域特色濃郁、時代特點鮮明、休閑時尚的高端網紅打卡地;三期為休閑娛樂區,是營造夜間經濟的綜合區域。
秦嶺四季春田園綜合體項目,是神農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和平臺,既鞏固了秦嶺整治成效,又促進了產業發展,政府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政府陸續投資溫控大棚、衛生公廁等項目,給予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通過與企業合作,實現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帶動脫貧戶20多人就業增收,項目運行后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匯入,促進鎮域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全面振興,推進鎮域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目標。
近年來,渭濱區致力于農文旅商體的深度融合,通過舉辦一系列節慶活動與體育賽事,如鄉村旅游季、秦嶺玫瑰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的打造,以及美食街區的評選,極大地豐富了游客的體驗,提升了城市夜間經濟的活力,使“渭水神韻 幸福之濱”成為吸引游客的閃亮名片。
未來,渭濱區將繼續深化文旅商體融合模式,以高質量的項目推動都市旅游核心區建設,圍繞“文化尋根、工業發展、農耕體驗、自然觀光”開辟更多研學線路,同時注重城市品質提升,完善旅游服務設施,旨在打造更加多元、便捷、舒適的旅游環境,讓每一位來到這里的游客都能深刻感受到渭濱的魅力,留下難忘的回憶。
來源:渭濱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