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kc0km"></samp>
    <ul id="kc0km"></ul>
    <strike id="kc0km"></strike>
    <strike id="kc0km"></strike>
  • <kbd id="kc0km"><acronym id="kc0km"></acronym></kbd>
    <code id="kc0km"></code>
    <noframes id="kc0km"></noframes>
  • 養老行業留才不能只靠“情懷”

    2024-05-13 10:24:44 作者:吳福仲

    20240513100406596-22-b2a7f.jpg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養老行業用人需求日益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21.1%。為適應這一需求,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明確要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支持和引導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結合自身優勢和社會需求增設銀發經濟相關專業。據報道,北京一所職業院校開設養老專業10年來,招生人數翻了4倍,今年前來咨詢該專業的人數更是遠超招生人數。

    人們對養老行業前景的期待毋庸置疑,然而,行業一線實際環境如何呢?近日,一名年輕從業者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完成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習、進入一家養老院就職3年來,她成了同班同學中唯一一個沒有轉行的人。

    一面是蒸蒸日上的養老行業和養老專業,另一面卻是高離職率和高轉行率——這既是對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也不利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更難以有效紓解不斷增長的養老需求。當越來越多年輕人關注、步入養老行業,“養老行業為何留不住年輕人”的問題值得深思。

    在各類養老需求中,日常照護依然是最基礎、最主要的需求。這不僅需要工作人員具備基本的醫學和護理常識,還需要他們有超乎常人的細心、耐心與恒心。特別是面對患有身體疾病或認知障礙的老年人,工作人員需要隨時響應、時時照護,既要變著花樣“哄老人開心”,也難免經手各種“臟活”“累活”。一方面,和老人的彼此陪伴是“雙向治愈”的過程,老年人提供的正向反饋能夠為年輕人帶來內在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全天候、高強度的工作下,體力和情緒的雙重耗竭也在所難免。

    此外,由于養老行業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缺少明確的職業成長路徑和收入預期,這與較高的工作強度并不匹配,難免讓剛入行的年輕人感到“失衡”甚至“失望”。對年輕一代而言,工作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技能提升、資源積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路徑。若是養老企業和機構難以提供有效的物質激勵、可預期的薪酬增長、高質量的員工培訓和明晰的職業上升通道,年輕人自然會跳槽,優先選擇發展更為成熟和完善的行業。

    與此同時,職業更是對個體在社會當中的角色和身份的定義,一定程度上的“職業污名”讓年輕人難以獲得有效的社會支持和價值認同。事實上,養老行業中涉及的工種紛繁多樣,掌握相應的職業技能也有不低的門檻。但養老行業從業者時常會被片面地理解為“伺候人的”,這無疑嚴重削弱了其職業能力、個人價值以及公益性的社會意義。更可怕的是,這種刻板印象不止來自于外界評價,有時也來自于難以產生獲得感的從業者的自我暗示。

    對于在養老行業中堅守的年輕人,人們紛紛點贊并予以鼓勵:“這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請一定堅持下去!”誠然,要使養老行業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必然要激發他們獻身養老事業的“情懷”;但要使這一行業能夠長久地留住更多人才,卻不能止于一腔孤勇。

    首先,要考慮到養老從業者解決“重大社會需求”的角色公益性,通過行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與補貼,從待遇上解決養老行業留才的“燃眉之急”。目前,多地政府已經開始積極探索,將養老服務從業者納入人才目錄,開展各類養老職業技能培訓并出臺各類養老機構從業人員補貼辦法。未來,或許也會出現針對年輕養老行業從業者,尤其是高技能年輕人才,提供額外的人才引進、積分落戶和市民待遇等方面優待。這對提升從業者“獲得感”和職業的社會地位與社會聲望都將是實打實的幫助,責任感與職業認同感也會增強。

    同時,養老企業和養老機構也應主動出擊,明確響應年輕從業者的職業發展需要,增強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內生動力。一方面要加快建立養老行業從業者的人才培養體系和職業發展體系,勾勒出其從普通員工到組織帶頭人的發展路徑,讓年輕從業者能夠在不同的職業階段都能有目標、有動力、有成長。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高效的養老分工體系與協同機制,引入人工智能醫療和輔助技術,打造“智慧養老”,將年輕從業者從日常重復性照護負擔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附加值更高的管理工作和創造性工作中。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
    九九热线精品视频16|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日本道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七次郎在线视频精品视频|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182t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 在线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广告|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热久久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