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榆林不少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增強核心競爭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榆能榆神熱電有限公司稱重無人值守系統現場,一輛輛拉煤車在自動化語音和電子顯示屏字幕的雙重提示下,井然有序地進行著計量工作。從過去傳統的人工操作,轉變為如今全自動的無人值守,這樣的變化源自該公司高度重視科技投入后,引進的燃料智能管控系統。
據公司生產技術部磅房班長賀衛國介紹,原來舊的系統需要3到4人值守完成,自從采用這套系統后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完成,雖然人員減少了,但效率卻大大提高了,工作也更有秩序了。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而是廣泛運用數智技術等,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燃料智能管控系統的投用使得榆能榆神熱電有限公司由落后的粗放型轉變成先進的精細化,由單純的管人轉變為管人管現代化設備并重的模式。
走進該公司燃料智能化管控中心,清晰的集中控制屏映入眼簾,12塊電子屏分別實時展示正在進行的入廠煤采樣、計量、煤車接卸、制備傳輸情況等環節畫面。
燃料智能管控系統采用“互聯網+”技術,對火電企業燃料管理過程中的運輸工具、作業設備、燃料等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和監管,并與生產業務管理過程集成,實現火電企業燃料的一體化管理與控制,不僅能夠規范操作流程,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煤場燃料存儲數據的精準性。
“通過這套系統可以自動控制、操作采樣機、汽車衡等設備,實現了廠區內煤車入場后各項工作流程不能隨意修改,減少了人工操作的項目及頻次帶來的影響,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生產技術部副主任強亞斌說。
日前,在陜西廣濟堂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藥飲片廠采訪時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測定藥品內酒黃精含量,并對符合條件的部分中藥材進行后續炮制。
中藥炮制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按中醫用藥要求將中藥材加工成中藥飲片的傳統方法和技術。近年來,陜西廣濟堂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視膽南星傳統炮制工藝,并成功申報了陜西省科技局青年人才項目。
據公司生產事業部總經理鄭隨軍介紹,膽南星傳統炮制工藝需要在新鮮的牛膽里把南星磨成粉拌到膽汁里面,在不見太陽的地方自然風干、自然發酵,來年把它破皮,將里面的東西取出來磨粉,再灌到新鮮的膽囊里面,這樣反復九年。目前,這一工藝即將進入臨床實驗階段。
當前,陜西廣濟堂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逐步建立產、學、研、用一體的中醫藥科學研究創新平臺,構建陜北道地藥材生態種植方法和技術體系。同時,該公司重視種植技術創新,建立了50畝中藥材試驗研究基地,引進黃芪、黃芩、柴胡、紫蘇、射干、防風等27個品種,安排了28組62個試驗小區進行栽培試驗研究。在廣濟堂的推薦帶動下,去年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8.3萬畝。
“我們會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抓手,大力推進陜北道地藥材種植的創新工作,不斷傳承與弘揚中醫藥文化,讓中醫惠及更多群眾?!编嶋S軍說。
來源:榆林發布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