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舉行“5·15”經偵宣傳日新聞發布會。在新聞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經偵總隊一級高級警長明綏升就內蒙古自治區偵辦的經濟犯罪案件,向社會公布五起典型案例。
一、赤峰市紅山區公安經偵部門破獲4.26偽造貨幣案
2023年4月,赤峰市公安局紅山區分局經偵大隊成功打掉制、售假幣窩點4處,抓捕犯罪嫌疑人4名,現場查獲打印版假幣10余萬元,現場扣押大量制作假幣工具。經查,在小眾聊天軟件上發布制售假幣廣告,通過購物網站購買制售假幣所需原材料,制假后在互聯網上進行售賣或自行使用。目前,新型網絡打印假幣犯罪占比逐漸升高,給我國貨幣流通秩序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
二、包頭稀土開發區公安經偵部門偵破刷單炒信案
2023年6月,包頭市稀土高新區公安分局偵破內蒙古自治區首例全鏈條“刷單炒信”類非法經營案,抓獲團伙成員11名,涉案金額4000余萬,非法獲利150余萬。經查,以程某某為首的網絡虛假刷單團伙為謀取非法利益,運用某手機軟件進行派單、統計、管理、返現等一系列操作,為上千個商家提供虛假的刷單、點評服務,從中收取每單8至15元不等的傭金,后該團伙面向網絡招募大量刷手在并無真實商品交易的情況下,根據商家需求,虛構交易提升銷量。
三、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公安經偵部門破獲“6.08”非法經營案
2023年6月,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公安經偵大隊成功打掉利用微信小程序實施信用卡套現的犯罪團伙1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0余名。經查,犯罪分子以公司名義開發具有線上信用卡套現功能的小程序,為注冊會員提供套現服務,從中賺取會員刷卡費率與上游支付通道的費率差;并制定會員等級制度、推薦碼、刷卡返利等制度,通過團隊營銷、網絡宣傳、推薦返利、代理提成方式,大肆招攬會員進行信用卡套現,從中牟取非法利益。
四、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公安經偵部門偵破“7.22”虛開發票案
2023年7月,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成功破獲“7.22”醫療領域特大虛開發票案,抓捕47名犯罪嫌疑人,查獲虛假公司公章480個,虛開發票1.6萬張,涉案價稅合計60億余元。經查,藥企將銷售費用等全部計入出廠價中,轉向采取虛開發票的手段套取資金,將其中部分資金通過醫藥代表流向其他利益相關群體,促成藥品銷售。藥企通過虛開發票的手段來獲取資金,以回扣、贊助費、活動經費等名義向醫療機構及相關人員行以賄賂。
五、通遼市扎魯特旗公安經偵部門偵破一起合同詐騙案
2023年12月,通遼市扎魯特旗公安經偵大隊破獲1起牲畜養殖領域合同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涉案金額209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將自己偽裝成具有“港資”身份,對外夸大宣傳,更是冒充具有“中”“國”字開頭的公司業務骨干,吸引養殖合作社、各地政府及個人簽訂多項合作協議,涉案金額高達2000余萬元,簽訂合同、協議金額高達40億元,致使合作方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并將收取的大部分資金用于個人支配并未用于項目、產業,其行為系非法占有為目的,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秩序,情節極其嚴重,構成合同詐騙罪。
針對以上內蒙古公安經偵部門偵辦的典型案例,警方提醒廣大群眾:一是購買偽造、變造的人民幣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人民幣并持有、使用的,均是違法行為。如發現假幣違法犯罪線索,請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對舉報的線索,將按照《內蒙古自治區舉報假幣犯罪獎勵辦法》對舉報人予以相應獎勵。二是在網購中仔細辨別店鋪是否存在“刷單炒信”行為,建議首選有實體產業的品牌旗艦店,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綜合考慮店鋪介紹、信用評價并觀察評價中的中評、差評以及追評。三是信用卡套現隱藏著不小風險,信用卡套現平臺不受任何監管,沒有任何資金保障,個人身份、信用卡等信息存在泄漏危險,而且是危害國家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念,合理使用信用卡。四是在經營活動過程中,為達到少繳稅款或套現等目的,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為他人虛開發票、讓他人為自己虛開發票、介紹他人虛開發票均屬于違法犯罪行為,提醒廣大經營者守法經營,切莫觸碰法律紅線,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五是謹慎簽訂合同,簽訂合同前要嚴格考察對方的主體資格,嚴格論證對方的履約能力,核實對方人員及單位的真實性,不要因為利潤豐厚就相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