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20日報道,菲國會眾議院當天開始就杜特爾特政府和中國之間的“君子協定”舉行聽證會。
報道稱,菲眾議院關鍵成員出席本次聽證會,但上屆政府被邀請的3名處理安全事務的關鍵官員中,只有前執行部長梅迪亞爾德亞派出代表并提交了正式的缺席解釋信。前國防部長洛倫扎納和前國家安全顧問埃斯佩龍均未出席,也未提交解釋信。
菲律賓GMA新聞網稱,菲律賓司法部官員在聽證會上強調了了解菲律賓與中國之間“君子協定”實際內容的重要性,因為根據國際法,這種協定是有可能被允許的。司法部高級國家法律顧問甘丘恩解釋說,根據國際法,兩個國家的兩名獲得授權官員說他們已經達成了一項協議,那么就已經受到該協議的約束。“君子協定”沒有正式的形式,這意味著它可以在沒有任何見證人或非書面形式的情況下達成。“但它是否合法取決于內容,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知道這項協定的實際內容。”
不過,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對于眾議院對“君子協定”的調查持不同立場。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司令羅尼·加文呼吁國會議員停止聽證會,因為這可能會導致菲律賓人之間的分裂。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上月表示,菲上屆政府執政期間,中菲雙方就仁愛礁局勢管控商談達成“君子協定”。直到2023年2月初,即菲本屆政府上臺后7個月,雙方有關部門和機構一直都遵守這一協定,有效確保了仁愛礁局勢和平穩定。
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代帆說,馬科斯政府追究杜特爾特時期與中國的“君子協定”,更多是想以此作為政治斗爭的工具。一些菲律賓政治人物曾經說過,“君子協定”并不涉及主權歸屬,只是管控危機、緩解沖突的一種實用主義安排。因此,菲現政府揪著“君子協定”不放,其實是缺乏政治智慧的表現。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