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攤鋪機勻速向前,緊隨其后的一排壓路機將路面碾壓得平平整整……喀麥隆首都雅溫得北部的蒼翠雨林間,一條嶄新的公路正在一米又一米地延伸。
氣溫適度、降雨未至最密集,對于呂—曼金公路項目的建設者來說,一年中最適合施工的黃金時段也就6個月。“這兒雨季持續時間長,期間瀝青攤鋪很難推進。從去年底開始,我們調配了物資設備,組織了千名建設者,掀起施工大干!”中鐵二十局呂—曼金公路項目負責人時飛介紹,目前,公路主干道瀝青已鋪設約25公里。
呂—曼金公路,其中96.7公里管段由中鐵二十局承建。它是雅溫得連接北部各地區的重要通道,也是當地非常關鍵的民生工程。喀麥隆盛產黑檀木、桃花心木,這條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公路沿線的木材和經濟作物可直接運往首都或港口出口,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雨水充沛的熱帶雨林,提供豐富森林資源的同時,給項目施工帶來不小挑戰。趕上雨季,紅黏土一經雨水浸泡變得更黏,裝進自卸車后不易卸下,更無法用于路基填筑,嚴重影響施工進度。
先后參與多個海外項目、有近10年海外工作經驗的時飛,面對呂—曼金公路建設任務,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這是我們在喀麥隆承攬的首個項目。作為中國企業,我們要充分展現中國的建造技術。”時飛說。
管段內5個橋梁承臺施工時正處雨季,為了保證施工平穩推進,建設團隊與監理團隊通過加固地基、改進基礎結構、改造周圍水路等措施,確保了施工現場排水暢通。去年12月,在中喀兩國工程師的共同見證下,橋梁基礎全部完成,并順利通過轉序驗收。
涵洞施工也給時飛留下深刻印象。“那是全線最長的涵洞,施工需要一次性澆筑1000多立方米混凝土。”時飛說,這樣龐大的澆筑方量在當地鮮有,一旦混凝土供應中斷、不及時,就會出現裂縫、強度不達標等隱患。為確保施工質量與安全,中喀兩國技術人員精心設計方案,對每個細節進行反復設計和優化,終于順利完成全線最長涵洞的施工。
“我們驚喜地看到中國團隊千方百計克服非洲雨季挑戰,公路建設速度令人欽佩!”當地州長來工地參觀時緊緊握住時飛的手,稱贊不已。
“眼看既定施工目標一個個實現,聽到當地官員與民眾對中國企業的點贊,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時飛說,“我們都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感到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