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隨著宏觀組合政策落實落細、效果持續顯現,市場需求繼續回暖,工業生產回升向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恢復。
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前4月份工業企業利潤數據。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946.9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與1—3月份持平,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增,從3月份同比下降3.5%轉為增長4.0%,增速回升7.5個百分點,企業當月利潤明顯改善。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奐劼認為,4月工業企業利潤呈現出三個積極特點。一是超四分之三行業利潤實現增長,制造業增速有所加快。二是裝備制造業持續發揮“壓艙石”作用。三是消費品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動能。
前4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1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占75.6%,行業增長面比1—3月份擴大7.3個百分點。
三大門類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增長36.9%,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其中,電力行業受益于電煤成本降低、發電量增長,利潤增長44.1%;燃氣行業利潤下降0.4%。制造業利潤增長8.0%,增速加快0.1個百分點。
只有采礦業利潤同比下降,下降18.6%。受煤價下降、產量減少影響。
“關于前四個月4.3%的利潤增長,主要驅動力來自制造業和服務業兩大領域?!?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
1—4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6.3%,增速高于全部規上工業12.0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4.7個百分點,是貢獻最大的行業板塊。
朱克力分析認為,在制造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表現尤為突出,得益于技術創新推動和國內外市場穩定需求。同時,服務業中的數字經濟、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新興業態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主要得益于消費者行為模式轉變以及數字化轉型加速。這些行業利潤增長背后,是技術創新、消費升級、政策扶持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裝備制造業和電子行業利潤大幅增長,充分展現了我國制造業韌性和活力?!痹谥炜肆磥恚娮有袠I增長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機等產品需求釋放,以及5G、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推廣。裝備制造業的利潤增長,得益于造船訂單快速增長和產品附加值提高。
“這些數據不僅體現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成果,也預示著未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將進一步提升?!敝炜肆μ寡?。
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增長加快?!半S著擴內需政策的深入實施和清明小長假的有力帶動,消費需求不斷釋放。” 羅奐劼表示。
1—4月,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2.0%,增速較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4月當月利潤同比增長15.9%,回升態勢明顯,不僅持續助推規上工業利潤改善,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消費市場處于持續穩步復蘇態勢。
展望未來,朱克力認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走勢預計將保持穩定增長。一方面,全球經濟復蘇態勢將為企業帶來更多外部需求;另一方面,國內政策將繼續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耙残枰⒁獾剑牧蟽r格波動、匯率變化、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可能會對企業利潤產生一定影響?!敝炜肆Ρ硎尽?/p>
申萬宏源高級宏觀分析師屠強、王勝指出,展望5月及之后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工業利潤基數將逐步走高,假期調休的影響逐步消退,營收的改善速度或將放緩。因此4月數據結構中,只有出口改善對利潤的支撐可持續期待,本輪發達國家需求下滑但進口回升、對我國出口形成支撐,背后是去庫存結束對于進口的支撐效果。
屠強、王勝預計下半年利潤率或“接棒”量,對工業利潤形成支撐。下半年國際油價仍有下行壓力,國內雙碳政策強化有助于推動大宗價格止跌回升,兩者均有利于推動利潤率改善。在此過程中,下游產能過剩疊加中上游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預計企業盈利更多向中上游集中,下游利潤中出口相關行業利潤或將好于內需相關行業。
(來源: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