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增強發展活力、質效提升項目投資、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今年以來,咸陽高新區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強機制、優服務,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
改革措施快落地,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圍繞強化高新區主責主業,推行“小管委會+大公司”,完善高科、新控2個平臺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強化了平臺公司產業發展“促進器”功能。接穩用好27項市級下放管理權限,其中26個大項、251個子項已開始辦理。堅持考核與獎懲兌現掛鉤、評優表彰掛鉤、晉級晉檔掛鉤,健全完善考核管理辦法,嚴格實行末位淘汰,兌現“底薪+績效”薪酬。
招商引資再加力,項目投資質效提升。圍繞四大優勢產業聚鏈成群,把最強力量、最優資源向招商聚集、向好項目匯聚,赴俄羅斯,到江蘇蘇州開展招商活動。1至4月,共簽約項目13個、總投資47.9億元,到位資金10.7億元、位居全市第二,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個,億元以上項目7個。狠抓重點項目擴投資,1至4月,59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2.9億元、占全年任務的40.4%。
一體聯動再提速,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圍繞與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融合聯動發展,正在調整渭河北岸轉孵區規劃,交大材料學院投資建設的鎂基新材料基地及工程研究中心已經落地,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即將落地。先后落地24個總投資3.02億元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扎實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AI創新港項目將于6月底建成;成功搭建產業數字化賦能平臺,改造智慧工廠7家。電子顯示、中成藥2個產業入圍省級未來產業聚集區。
配套服務再完善,產城融合取得新進展。加強與交大基礎教育合作,夢桃學校已于去年9月開學,高新第一學校今年9月開學。全面推行“園長制”“項目管家+企業管家”服務機制,依托“用新辦”小程序探索推出“0次跑”服務事項,常態化開展“雙包一解”大走訪、解決企業反映問題27個。全力落實各項惠企政策措施,兌付各類獎補資金729萬元,以誠信高新助力高質量發展。
來源:咸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