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價一路震蕩上揚,黃金投資需求明顯增長,銀行理財公司也加大了掛鉤黃金理財產品的布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相關產品新發數量和發行規模均已創下近五年新高。
受訪機構和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公司推出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既有助于豐富產品類型、滿足投資需求,也有利于機構獲客、提升市場競爭力。中長期看,金價仍有上漲空間,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仍有較好的投資價值。
新發產品數量及規模
均創近五年新高
今年5月以來,銀行理財公司的掘“金”熱情不減,交銀理財、平安理財、民生理財等紛紛推出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
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今年以來理財公司新發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數達51只(不包括非凈值型產品,下同),預估規模超58億元,均創下近五年新高。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黃金價格持續上漲,投資價值顯現,甚至有市場分析認為黃金開啟新一輪牛市行情。在這種情況下,銀行理財公司推出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有助于豐富產品類型,更好地服務廣大投資者。
普益標準研究員陳世真分析,由于地緣政治沖突、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黃金作為擁有天然避險屬性的資產水漲船高。資管新規實施后,存款利率不斷下滑導致很多銀行的業務重心也在往理財子業務發展,各家理財子公司自然不會錯過這種擴展規模的好機會,因而密集地推出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
具體來看,目前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大部分是以“固收+”的形式呈現,即固定收益搭配部分黃金資產。陳世真認為,這種形式可以使得產品在黃金資產上漲階段表現相對較好,具備“穩定收益+潛在高回報”的組合特點。
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稱,這類理財產品還有以下特點:一是發行機構較為集中,尤其是招銀理財產品為主;二是業績比較基準設置復雜,且上下限的差距較大,充分反映了該產品的波動性。
同時,受訪人士普遍認為,與黃金主題基金、ETF等產品相比,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雖然優勢明顯,但缺點也不容忽視。
在交銀理財相關人士看來,這類產品可較大程度地發揮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配置價值,并通過產品設計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控制投資風險。不過,投資者也需注意,部分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屬于封閉式投資產品,流動性限制或高于黃金相關基金和黃金ETF。
“近期黃金價格波動加劇,潛在波動風險加大。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投資門檻低、市場流動性好,由于資產組合由專業團隊管理,風險相對低于投資黃金本身的風險。”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
婁飛鵬、陳世真均認為,由于搭配了比例相對較大的固定收益資產,因此,在黃金持續上漲階段,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般會低于黃金主題基金與黃金ETF。
“此外,一旦黃金價格下跌,看漲型產品會獲得非常低的收益。”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補充道。
仍具投資價值
配置還需謹慎
今年以來,國際金價整體呈現上漲趨勢。不過,4月下旬以來震蕩加劇,國際金價在5月20日創下年內新高后出現下跌。5月21日至5月31日,COMEX黃金、倫敦金現分別下跌3.72%、4.08%。
交銀理財相關人士表示,當前或是配置掛鉤黃金理財產品的較好時機。一方面,黃金市場仍將處于降息預期交易階段,黃金價格有望受益;另一方面,海外貨幣政策周期正處于轉向討論階段,也會推升全球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疊加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存在,黃金的避險資產屬性有望凸顯。同時,2022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央行購金步伐超預期加快,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對于中長期不確定性的對沖需求依然較強。
婁飛鵬也表示,目前黃金價格處于高位,短期面臨波動風險,但考慮到全球經濟恢復、美元走勢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黃金作為避險資產,抗通脹特點明顯,中長期看,價格仍有上漲空間,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仍然具有投資價值。
周茂華認為,一方面,國際地緣沖突、海外主要央行政策等對黃金有一定支持,但要突破去年歷史高點,需要重大超預期事件刺激;另一方面,金價處于歷史高位,基于歐美通脹前景,實際利率仍可能對黃金價格構成一定逆風。
在看好投資機會的同時,行業人士也充分揭示了投資風險。
陳世真表示,投資者要理性看待相關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這類產品并非穩賺不賠,甚至在黃金價格下行時會出現負收益的情況,投資者應認真考慮其風險性。
婁飛鵬也提醒,投資者需要明確高風險往往伴隨著高收益,低風險伴隨著低收益,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波動性大概率高于固收類理財產品,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合理配置。
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稱,在黃金價格仍呈現上漲趨勢的情況下,購買短期看漲型理財產品,可博得較高的收益率,但考慮到目前黃金價格已到階段性高點且波動較大,因此,在投資組合中占比不宜過大。建議投資者在選擇掛鉤黃金相關的理財產品時,考慮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以及對黃金市場的看法。此外,結構性產品收益計算規則相對復雜,投資者也應該有所了解。
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