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招商引資項目精準審批、快速落地、順利實施,陜西省銅川市生態環境局推出《市級招商引資項目環保預審機制》,將生態環境觸角進一步延伸,做好“店小二”,把服務做在基層和企業最急需時、最緊要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協同聯動,關口前移。主動對接市發改、工信、招商等部門,建立工作通訊錄,實現數據共享,及時獲取招商引資意向或簽訂協議項目、重大項目等第一手信息,在項目引進、立項工作中與聯動部門形成共識,樹牢“紅線意識”,加強“兩高”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嚴把生態環境準入關,對不符合環保規劃要求、超過區域環境容量和生態承載能力的項目,予以調整或否決。
提前介入,提速增效。提前介入項目規劃、設計等階段,根據各園區管委會、對外經濟合作中心等部門提供的項目基本信息,結合區域環境質量現狀,通過“三線一單”技術成果應用、咨詢專家意見等多種方式,對項目環境可行性進行預判,將項目可能存在的環境制約因素以“提醒函”方式陳述利害關系并及時反饋問題,助力招商引資部門決策;對符合落戶條件的項目投資商積極提供選址選線優化等政策性指導意見和合理化建議,實現經濟發展提速增效。截至目前,已為76個招商引資項目及150個市級重點項目進行了預審,共發送提醒函30份。
“三送一幫”,紓企解困。由主要局領導帶隊,環評、排污許可、執法等科室負責人及業務骨干組成幫扶服務隊,主動深入市級工業園區及園區企業,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紓困解難。開展環評、排污許可辦理流程及相關政策、生態環境法律法規等知識宣講,讓園區及企業及時掌握政策要求,讓園區從“招商”到“選商”,從“量優”到“質優”。對于企業存在的實際困難,現場“把脈問診”,及時“開方治病”,幫扶企業解決環保問題,尤其在裝備水平、治理工藝、技術引進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好智力支持,引導企業加強環境管理,提升發展質量。
來源:中國環境報